從上世紀90年代,浦東率先開始集團化辦學小范圍探索;到2014年,楊浦、徐匯、原閘北、金山4區先行全面推行試點;再到2015年各區縣選擇試點全面推進。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上海走出了一條有自己特色的學區化集團化辦學之路。
2015年11月,根據文件,2017年底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將覆蓋全市一半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而2017年上海新優質學校也將增至約250所,覆蓋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總數約25%。這也意味著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新優質學校集群發展,將成為上海著力打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雙引擎”。上海市教委出臺了《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于促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的實施意見》和《上海市新優質學校集群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兩個文件。
在賈煒看來,學區化集團化辦學,聚焦重點是區域內教育內涵發展水平整體提升,旨在通過優化區域教育生態、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共創、教師專業發展活動的智慧傳遞,重點實現學區內和集團內學校內涵發展水平的整體提升,在區域內增加優質教育資源、縮小校際差距,從而有助于緩解擇校。
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與終身教育處處長趙健也表示,“學區化集團化通過拉動區域內的學校總體改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由于學校間差異過大帶來的擇校問題,但是由于區域或社區差異所帶來的學校差異引發的擇校,還需要有更多的配套政策綜合治理。”
兩個文件出臺后,東方早報(博客,微博)歷時2個月,兵分多路,對楊浦打虎山路一小集團、閔行七寶中學教育集團、普陀桃浦基礎教育聯合體等上海8大學區化集團化辦學的典型案例進行專訪,深入了解各案例的不同辦學特色和經驗。并專訪了市教委副主任賈煒和相關教育專家,請他們暢談學區化集團化的頂層設計和未來發展方向。
“不管是學區化辦學,還是集團化辦學,絕不是簡單復制一種辦學模式,而是在探索辦學規律的基礎上,各校根據自身特點,發展自己的個性與特色,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賈煒說,至今全市已有67個學區化集團化辦學項目,覆蓋全市16個區縣。據其透露,根據“十三五”規劃,到2017年,將努力實現新優質學校集群發展的學校數量擴大至250所左右,覆蓋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總數的約25%。加上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兩項舉措將覆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總數的約75%。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上海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