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多鐘,山東濰坊高新區清平小學的幾百個孩子幾乎同一時間打開QQ,和爸爸媽媽一起傾聽“金媽早報”親切、溫柔的聲音——“大家早上好!家長是不是一定要知道孩子的分數以及分數的排名?”今天我想心平氣和地碰觸一個非常堅硬的話題,那就是,孩子們的分數是不是隱私?
晚上7點鐘,再次吸引孩子們耳朵的是富有磁性聲音的“宗爸晚報”:“大家晚上好!昨天宗爸看到一則消息,說的是河北省一位14歲的女孩,為幫助父親討薪,從16層樓跳下來以后不幸身亡……讓孩子參與成人的這些極端對抗的行為,是成人的一種不道德。不管發生什么樣的事情,請記住,保護兒童是我們第一位的責任……”
自2014年春季學期開始,山東濰坊市教育局嘗試建設一個依托村小的家庭教育示范園區,清平小學成為第一個試點學校。學校引進教育專家金琰、宗春山以“金媽、宗爸”身份進入學校,其他專家則以爺爺、奶奶、舅舅、小姨、姑姑等身份進駐,旨在打造一所家庭式的大學校,一個教育化的微社會,從根本上提升城鄉結合部薄弱學校的質量。
家校和諧的教育格局
隨著“爸媽群”的成長,清平小學趁熱打鐵,請來專家開辦家長課堂,給家長解疑釋惑。
過去的家長課基本是老師和家長的煩心課:即便被“強制”到校參加,很多家長也會在簽到后找各種理由中途離場,最終堅持聽完課的家長寥寥無幾;家長課現場人來人往,講臺上想講的講不了,講臺下想聽的聽不到。今天清平小學的家長課堂徹底改變了過去的一幕。2014年一共開講18次,場場爆滿,沒有座位的家長就站在禮堂后面聽。很多家長說,每一堂課都是接足地氣的“家教大餐”,聽得懂,用得上,還想聽。
學校有學生920名,也就是說有將近2000名家長,可學校報告廳只有270個座位。怎么辦?學校決定:搶票聽課!沒有票,對不起,下次吧。于是,“搶票”成為清平家長群里的熱詞,每次家長課堂都座無虛席。
“親子共成長教育園區項目”啟動一年來,專家團隊進校園,爸媽群、清晨問候、能量誦讀、家長課堂、幸福小院……這一系列的舉措,讓清平小學靜悄悄地發生了很大變化。過去那種親子沖突、師生沖突和家校沖突阻礙孩子健康成長的狀況基本改變了,家長、教師、社區人人關心教育的和諧教育格局開始出現了。輪值的家長義工到校后首先巡視校園,為樓道內植物澆水,填寫值班記錄表,每位義工都盡職盡責。孩子們通過與家長一起輪值,也受到了一次“我愛學校,學做小志愿者”的責任心教育。
談到今后的路,清平人信心十足:教育沒有快餐,沒有立竿見影,只有把學校教育延伸到家,延伸到社區和村居,全面改善孩子們的成長環境,才能真正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教育要求。
溫馨的“爸媽群”
項目一開始,學校就開通了QQ交流平臺“清平樂·爸媽群”,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手段打造快捷的家庭教育平臺。
“爸媽群”開始建立時,自愿參與的家長只有200多位,其中不少家長質疑、埋怨、指責學校,有位家長甚至曾在群里說:“學校給家長建什么QQ群,還讓家長去上課,就是想推卸責任。”
當時,校長武際金只好親自守群、護群,堅持了半年多。如今爸媽群已成為家校信息共享最便捷的方式,成為學校及時把握家長動態的另一條“熱線”,在群內實現了家長教育家長、家長自我教育的局面。“爸媽群”現今已有1000多名群成員,其中有近百名教育專家、教師和志愿者。除了“金媽早報、宗爸晚報”這兩個被譽為晨曲晚鐘的固定欄目,語文教師郭富凱還自告奮勇放棄中午休息時間,開辟了專欄“蟈蟈午誦”,引領并規范孩子們的誦讀。接著,群里又開辟了“園丁早讀”(教師示范)、“媽媽夜播”(家長主持)、“娃娃閱讀”(學生展示)、“靜夜點名”(原為校長后改為家長)、“凌晨查崗”(家長主持)等欄目,相繼成為風格各異的優美樂章。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濰坊 山東 園區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