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我省先后出臺了《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實施意見》以及三個配套文件,這給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良機。代縣職業技術學校乘著這股春風,以積極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走在蓬勃發展的道路上。
代縣職業技術學校是全縣唯一的職業教育陣地,其前身是“代縣農業技術學校”。該校1983年創辦于代縣陽明堡鎮,當地人俗稱為“農校”。對于絕大多數農民來講,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再讀 “農校”,學校從一開始就處于艱難的境地。再加上地理位置偏僻,政府投入不足,學校逐步瀕臨倒閉狀態。
為了農校的生存和發展,經政府協調,學校于2002年從陽明堡鎮遷入縣城,臨時租用部隊營盤辦學。隨著職業教育越來越得到重視,學校也更名為“代縣職業技術學校”。2010年4月,縣政府又投資1700多萬元收購原雁門文武學校,在代縣新城建起一座嶄新的職業學校,學校領導經過重新配置,學校內部進行一系列改革,使代縣職業技術學校面貌煥然一新,也為代縣的職業教育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
如何發展職業教育,打破升學魔咒,真正體現職教特色,是代縣職業技術學校領導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經過多次考察,并經校委會研究,該校決定與中國海信集團容聲(揚州)冰箱有限公司合作,并簽訂了校外實習培養協議。從2011年開始,學校先后派出316名學生到海信集團容聲(揚州)冰箱有限公司進行實踐學習。這一舉措,使許多學困生找到了一個新的途徑,他們不再為升學而憂愁。部分學生畢業后,直接留在了企業,使職業教育真正實現了“就業為導向”的目標。從2010年到2015年,學校生源逐漸好轉,學校對口高考達線率超過90%,順利通過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對縣級職教中心的評估和驗收,并多次受到了市縣表彰。
加強校企合作的同時,學校還建起了校內實訓基地。斥資180余萬元,建成一幢綜合實訓樓,并初步建成了財經、機電、工民建實訓室,2014年又斥資68萬元將原學校武術館改造為礦山機電實訓車間。
要想發展,必須創新,必須改革,必須解放思想。經過深思熟慮,學校決定重新定位,放低門檻,服務于社會。于是,學校班子成員與全縣各單位進行聯系,經過多方努力,先后與縣委宣傳部、縣衛生、安監、勞動就業、扶貧、教育等多個部門建立了合作關系。
從2010年開始,該校與代縣衛生局簽訂 “訂單”培養計劃,為全縣培養農村醫護人員81名;與縣勞動就業局合作,培訓鏟車司機56人,培訓財務會計120名;與代縣安監局合作為鐵礦培訓電工、焊工179人,尾礦工36人;與扶貧辦合作,培訓新型職業農民177人,完成千村萬人就業培訓101人,科技知識培訓500余人。經過五年的建設與努力,代縣職業學校逐漸以全新的面貌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和認可。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代縣 職業教育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