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午3點在武昌區教育局門口有一場簽名請愿活動,目的是請求教育局恢復高中晚自習和周六的校內補課!希望家長們支持!”近日,這樣一條通告在武漢市高中學生家長群中引起轟動。(據12月14日中國教育報)
學生家長之所以組織簽名請愿活動,是因為武漢市教育部門出臺了一項禁補令。依據此次的禁令,武漢全市除了高三年級之外,即便是面臨中考的初三年級,也不得進行假期補課。
補課,于大多數學生而言,恐怕都或多或少地經歷過。這種額外的學習任務,不僅加重了學生的負擔,而且容易誘發師德的滑坡,一直備受公眾詬病。因此,要求禁止補課的呼聲,也是一波高過一波。自2000年以來,教育部已多次下達過禁補令。類似通知,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每年也會以文件的形式下發。但從以往的情況看,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幾乎每次推出禁補令之后,都會引發家長的反彈和抵制。
禁補令不受待見,家長似乎也有苦衷。畢竟,在唯分數論英雄的當下,如果自己的孩子堅決不補,而他人的孩子偷偷地補,在將來的競爭中顯然不占優勢。為了讓孩子能考出高分,不輸在人生起跑線上,要求補課也就成了眾多家長的無奈選擇。
家長反對禁補,其背后折射的是一種公平焦慮。要消除這種焦慮,單靠出臺一紙禁補令還遠遠不夠。禁補令即使實現了全覆蓋,那也只能管住學校和老師不補課,對社會培訓機構并無約束力。禁了校內火了校外的現實,無疑讓減輕學生負擔的禁補初衷打了水漂。
要想讓禁補令徹底走出越禁越補的尷尬,說到底還得從深化教育領域改革入手。具體來講,一要加大統籌城鄉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力度,盡快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確保教育公正;二要改變現行的高考評價機制,使高考指揮棒由僅僅依靠考試分數向關注學生綜合素質轉變,別讓分數來決定孩子的命運。
民間有句流行語“分分,學生的命根。”但凡家有考生的,誰也不敢不拿分數當回事。教育部門出臺禁補令,其初衷和必要性毋庸置疑,但我們更為期待的是,這紙禁令能成為一份呼喚教育理想回歸的改革方案。否則,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家長與學校之間的博弈就休想停止。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不夠 只有 學生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