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關于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等情況政策例行吹風會。財政部副部長余蔚平在介紹相關情況時表示,此次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是通過“三個統一、兩個鞏固”建立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推動“兩免一補”和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經費隨學生流動可攜帶。
余蔚平介紹說,三個統一是統一“兩免一補”政策;統一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經費分擔機制。兩個鞏固是鞏固完善農村地區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鞏固落實城鄉義務教育教師工資政策。“以前,城市義務教育免費提供教科書只對低保家庭學生,調整后,統一為對城鄉所有義務教育學生,也包括民辦學校學生。中央財政會對城市義務教育學校(含民辦學校)按照基準定額的一定比例給予補助。”
余蔚平強調,上述政策將分兩步到位,2016年先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2017年統一“兩免一補”政策。今后,國家將根據義務教育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社會經濟發展和財力可能,不斷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談及未來如何在更高層次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余蔚平表示,一要建機制,逐步建立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的保障機制,并且不斷地提高經費的保障水平。二是保基本,針對農村義務教育的薄弱環節,采取專項措施解決突出問題,改善硬件條件,提升軟實力,實施營養改善計劃。三是可持續。中央財政要進一步加大投入,支持各地建立健全穩定可持續的投入機制,主動適應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戶籍制度改革的新形勢,建立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
此次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意義有多大,余蔚平認為,這次中央的新舉措,是我國第一次建立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通過制度機制設計,把城鄉義務教育的投入政策、投入標準、中央與地方經費的分擔比例確定下來,搭建起一個全國統一的義務教育投入的制度機制框架,將有力地保障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穩定地、可持續地增長,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健康地發展,是我國義務教育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而關于這項改革的受益面有多大,教育部部長助理陳舜更形象地說,最直接的受益者是五個群體:第一類是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大約在1300萬人左右,這些學生人到哪里,錢就到哪里。第二類是寄宿制學生,他們的保障水平會明顯提高,這個群體大約在3000萬人以上。第三類是在民辦學校就讀的學生,在民辦學校就讀與在公辦學校就讀享受同樣的公共財政支持,這個群體在1200萬人左右。第四類是小規模學校的學生,主要是村小教學點的學生,受益學生在500萬左右。第五類是特殊教育的學生,保障程度會大幅提高。
“這次改革在統一政策的同時,范圍擴寬了,標準提高了,義務教育投入分項目分級分擔的機制更加完善,可以說,所有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都會在這次改革中受益。”陳舜說。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城鄉 經費 機制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