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還不到8點鐘,鹽道街小學5年級2班的張舒涵同學就早早來到位于建設路的星海學校總部,參加9點鐘舉行的《成都日報》“悅·讀”俱樂部啟動儀式——當得知自己有幸成為“悅·讀”俱樂部的首批會員,并將作為代表參加第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時,張舒涵興奮不已,催著媽媽,早早就來到了活動現場。
不止張舒涵,其余的小會員也趕在8點半之前來到了現場。七中育才學校的文安琪說:“能成為《成都日報》‘悅·讀’俱樂部的首批小會員,我真是太開心啦!”
《成都日報》“悅·讀”俱樂部是在市教育局等支持下舉辦的一項公益性活動,圍繞“科學閱讀、愉悅寫作”的主題,組織小學中高年級及初中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小會員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報名人數達千余人
啟動儀式上受贈安全教育繪本“悅·讀”俱樂部自今年6月籌建招募小會員以來,受到了學生、家長,以及中小學校的歡迎。暑期過后,報名的中小學生激增,截至10月30日已達1000余人。
10月31日,《成都日報》“悅·讀”俱樂部啟動儀式舉行。市教育局、成都日報相關負責人,以及“悅·讀”俱樂部的近百名學生、家長一起參加了啟動儀式。
青羊實驗中學附屬小學的李潤琪,在剛剛結束的苗地征文比賽中獲得了三等獎,他也因此成為“悅·讀”俱樂部首批小會員。今年苗地暑期征文比賽中獲獎的21位小作者,優先獲得了“悅·讀”俱樂部首批小會員資格。“我希望孩子在‘悅·讀’俱樂部認識更多小伙伴。”李潤琪爸爸坦言對主題活動很期待,希望孩子在收獲知識的同時,提高寫作水平、交際能力與創新思維。
啟動儀式現場,首批40位小會員還獲得了市教育局精心準備的小禮物——“安全教育”繪本。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小會員贈送安全教育繪本,是希望他們能學習到有關安全教育的相關知識。”據悉,星海學校也為小會員們贈送了學習用品。
受邀參加啟動儀式的小會員及家長也成為“悅·讀”俱樂部首次公益社會實踐活動的參與者。“我是第一次看到恐龍及動物標本,以前只是在電視里看到過。”走進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小會員們仿佛走進了科幻世界。栩栩如生的恐龍標本及各類生物化石,令小會員們充滿了好奇,圍著博物館講解員不停地詢問著。“這個都是在四川出土的嗎?”“他們是食草的還是食肉的呀?”小會員興奮,家長也倍感有趣:“要不是‘悅·讀’俱樂部組織孩子來參觀,我都不知道身邊就有這么棒的博物館!”她說,平時也常常帶孩子參加一些機構組織的親子活動,但這種由大學教師為孩子們講解的還是第一次。
“快看,這條魚化石居然是一條完整的魚,還能看見魚鱗。”青龍小學的陳雨桐與茶店子小學的李皓儀剛認識,就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兩個小伙伴手拉著手,圍在各種礦物、化石展示區仔細地觀察著、不停地探討著。在“大竹重慶魚”化石前,聽專業解說介紹“這么大型且完整的魚類化石很少見,因為魚類死后在水中容易腐爛,難以形成化石”,小會員們看得特別認真:“這條魚原來起碼有兩三斤。保存得這么完整的化石,應該是有極其特殊的原因!”“雖然我還沒有系統地學習,但通過這個活動,對這些生物化石標本產生了濃厚興趣。”
圍觀亞洲最大的土工離心試驗機,站在電子屏幕前觀看映秀的泥石流監測點……從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出來后,小會員們又受邀走進了成都理工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
走進實驗室大廳,一塊電子屏幕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幾個小朋友輕觸屏幕,發現上面竟然能清晰地看見山脈、溝壑和河流,“像平時看到的航拍圖”。實驗室教師杜鋒揭秘說,這套電子系統叫“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與決策支持系統,曾經成功預警過文家溝泥石流。”
讓小會員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重量級的“巨型設備”——TLJ-500型土工離心試驗機,這是亞洲最大的土工離心機。該實驗室教師杜鋒說,這臺離心機的半徑有4.5米,能模擬相當于地球引力500倍的離心力。由于滑坡和泥石流是地球引力長期作用的結果,若想逼真地模擬這些災害,就得用離心機來代替“地球引力”。在這股力量下,研究者能在短時間內看到滑坡、泥石流的形成過程。在實驗室,小會員們看得特別仔細,甚至連土工離心機旁地面上的小縫隙也趴在地上要弄個明白,得知地下才是控制這臺“巨無霸”的樞紐時,孩子們都高興地笑了:“我就想知道這下面是什么!”走出TLJ-500型土工離心試驗機的實驗室,看到厚約30厘米的大門,小會員又好奇了:“這么厚的門,怎么推得動?”看了看門下的軌道,還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語:“這個機器確實太重要了!”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社會實踐 名家 講座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