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職業教育發達,去德國之前我們是清楚的。到了德國,沒想到他們的職業教育那么發達,已成為義務教育和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每年大約2/3的年輕人選擇接受職業教育,經過嚴格的學習培訓參加就業。這和我們接近75%的高考錄取率完全不一回事。
德國小孩子6歲上小學,學制4年。小學畢業,家長和學生會根據學業成績和班主任意見,選擇上主體中學、實科中學或文理中學。主體中學包括5至9年級,實際上就是職業預科,主要學習職業基礎知識,畢業后直接上職業學校,將來進入手工業和制造業。實科中學包括5至10年級,以培養中等的工商業界、政府機關實務人才為主,畢業生大部分繼續接受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也有的選擇上職業學?;蛭睦碇袑W。文理中學包括5至13年級,畢業后上大學,將來從事學術研究。2013年,選擇三類中學的比例分別是44%、21%和35%。
我們一定會有不少人覺得,10歲就分流,未免太殘酷了。你怎么看出人家孩子不是做學問的料兒?這不是過早斷送了家長和孩子成龍成鳳的希望嗎?德國人不這么看,ISB的萊特納先生說,上大學比例低,恰恰是德國教育體制的優點。德國社會當然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得了博士學位的人可以把“某某博士”釘在門牌上,很榮耀。但年輕人客觀上存在資質差異,并不都適合上大學當博士。即便上了大學,寬進嚴出,每年差不多有25%的人畢不了業。社會不只需要科學家,更需要高素質的產業工人和技工。雖然小學畢業分流早了點,但德國職業教育并不是“斷頭”教育,和普通教育是貫通的,職校學生的上升通道是順暢的。
他講了自己的經歷。他中學畢業去讀職業學校,學銀匠,開過首飾店。后來覺得不滿足,就去上大學教育系,畢業后在幾個不同的職業學校工作過,后來到ISB專門從事職業教育研究。也就是說,學生的選擇并不是一次分流定終身,還有很多“藍領變白領”的機會。通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有些年輕人可以做到大公司的高級專業工人,社會聲望和收入水平并不比大學生低。前幾年有個材料說,高級工人到65歲退休前人均能掙200多萬歐元,大學本科以上的人能掙232萬歐元,差距不大。既然這樣,很多人當然就會選擇職業教育了。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德國 札記 職業教育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