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及時批改學生作業,沒有備課教案,廣州某英語實驗學校的歐老師(化名)被校方在全體員工大會上發問卷討論。歐老師認為校方此舉給他的名譽和精神造成極大損害,將學校告上法庭,要求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失費1萬元。案件一審后,歐老師敗訴,廣州中院二審后,依然維持了原判,駁回了歐老師的上訴。(10月16日廣州日報)
一起不算嚴重的教師違規事件,按照學校的說法是“教學事故”,導致教師和學校對薄公堂。單純從管理的角度看,學校按章辦事,依章管理,不存在大的“瑕疵”,也沒有什么不妥,因而,歐老師敗訴也在情理和法理之中。
但是,從教育的角度看,如此處理一個老師的違規行為,或者說處理一起教學事故,存在著明顯的“硬傷”。在學校管理者的“辭典”里,無論是“學生第一”,還是“教師第一”,學校的管理都不應只是單純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或維護學校的制度和威嚴,還應該通過管理,向廣大教師傳達教育理念,傳遞教育智慧,傳授教育方式……讓學校的理念文化、管理文化根植于廣大教師的教育理念之中,并內化為教師自覺的教育教學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是處理的程序,還是處理的方式,該校都存在可商榷之處。學校雖然贏了官司,但未必贏得了人心。
學校有權對廣大師生進行管理,但也需要剛柔相濟。學校過于強勢,片面追求制度的剛性,一味采用剛性管理,得理不饒人,無異于“用石頭去砸石頭”,其結果不只是“兩敗俱傷”那么簡單,可能許多教師在教育和管理學生時,也會效仿學校的“管理經驗”,剛性有余,柔性不足。其實,學校如果能夠適當示弱,“用柔弱的水去沖刷石頭”,更能贏得廣大師生的尊重,也能收到更有效的管理效果。當然,適當示弱,并非放棄原則,而是放低姿態。適當示弱,有難度,需要一定的境界作支撐。
教育是喚醒,是激發。其實,教師也需要被喚醒,被激發。喚醒或激發教師,不是采用強硬的手段,“用石頭砸”,而是采用溫和的方式,“用柔弱的水去沖刷”。教師能夠感受到“沖刷”的魅力,并從中獲得幸福,那么他們也會“用柔弱的水去沖刷”學生。
黑格爾說過:“教師是孩子們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校長是否也應該成為教師“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學校管理者總是要求教師在學生的錯處巧妙地“繡一朵花”,那么,學校管理者在老師的錯處是不是也應該巧妙地“繡一朵花”呢?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錯處 校長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