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職教向能工巧匠學技術 跟業界精英學創業
早在2009年12月,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就與佛山市安東尼國際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由企業捐贈設備,在校內建成了占地1200平方米、固定資產100多萬元的安東尼服裝實訓工廠,成為學校首個集教學、實訓、技能鑒定和生產經營四位一體的多功能校內實踐基地。
據介紹,該工廠設立服裝紙樣一體化實訓室、立體裁剪實訓室和生產車間,完全按照工廠流水作業生產線進行布置,并可實施工業化服裝生產,為學生提供一個創意設計—產品生產—商品銷售的實戰平臺,使學生在校內就能進行創業的實踐,做到與市場直接接軌。
成立由行業企業專家和校內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組成的專業建設委員會,基于產業優化升級調整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對生產第一線崗位能力結構分析,設計學生的能力結構,構建“職業能力本位”的專業課程體系。該系又與東莞市飛宇機械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合作,通過借用2臺電腦提花橫機、2臺與之配套的普通橫機、3臺縫盤機及相應軟件等先進機器軟件的形式,建立了“飛虎電腦橫機人才培養實訓基地”,使學生直接觸摸到了本行業的最前沿技術,為推動“教中學、學中做”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提供了良好條件。
據了解,盡管近年來惠州職業教育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遇到了不少合作問題和瓶頸。如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大多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有些企業后續合作積極性不高,出現合作“前期熱情高漲,后期敷衍應付”;不少企業擔心實訓學生損壞設備、發生事故,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因此不太愿意接收學生頂崗實訓;企業生產和人才需求出現旺淡季周期性波動,而學校的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和穩定性,因而出現企業需求和學校教育脫節等情況。
對此,惠州市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陳優生表示,希望政府建立校企合作統籌協調、管理指導、監督檢查的專門機構或長效機制,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和教師實踐,引導企業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為校企合作深度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政府或行業也可以設立校企合作獎勵基金,對校企合作科研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對校企合作成效顯著的院校和企業直接給予資助。
“建議完善高職教育的相關立法工作,充分考慮校企合作跨行業的特性,由教育、工商等部門牽頭,聯合制定合作辦學、教育管理、雙師型隊伍建設及校企合作績效評估等方面的法律規章,進一步明確和規范各級政府、院校和行業企業在校企合作中的責、權、利,讓校企合作有法可依,讓校企合作有章可循,保障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新類型的特色和質量。”陳優生建議,這方面可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出臺有關政策措施,以激勵和鞭策校企雙方積極拓展和創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同時,從行業企業需求出發,以實際生產過程分析和分解出職業崗位(群)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參照職業資格標準,按照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運用技能的主線,設計實踐教學體系及相關知識體系。探索學校專業、工廠實業、學生就業三業對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雙軌并行的人才培養“安東尼體系”。還先后與富紳集團公司、大進制衣廠、樂活制衣有限公司、東莞天成制衣有限公司、凱雅服飾有限公司、汕頭市澄海區雄發毛織實業有限公司、惠州市煜軒廣告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簽訂了校外實習基地合作協議,為學生頂崗實習、提高就業質量創造了良好條件。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惠州 業界 精英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