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華工自主招生面試考些什么
“雷軍董明珠對賭,你支持誰?”
“當恐龍穿越到現代會遇到什么問題?”
“公務員該不該漲工資?”
“你支持大學生創業嗎?”
沒錯,這些鮮活的時事熱點就出現在中山大學自主招生的面試考題中。昨日,中山大學自主招生開考,來自全國31個省(市、區)逾千名考生進場,爭奪600個候選資格。
中大
預計600名考生獲候選資格
中大今年首次取消了統一筆試環節。8200多考生提交報名材料,1400多人獲得面試資格。中大招辦透露,預計600名左右的考生將獲得自主招生候選資格。其中第一輪面試表現突出的30名考生將進入15日的第二輪深度面試———如果二面通過,這些考生高考成績只需達到一本線即可被中山大學錄取。
據介紹,整個面試過程中,考生組合、考場安排、考官組成和考試題目均現場隨機產生。面試分7個學科大類進行,包括人文學科類、社會科學類、經濟管理類、理科基礎類、信息科學與工程類、資源環境類、醫藥類等,并分別設計了不同的面試方案,主要考查考生在相關學科大類的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
由不少于5名專家組成一組,采用“小組面試”方式,通過考生自我介紹、隨機抽題、發表不同觀點、討論辯論等方式來考察學生知識結構、思辨能力、閱讀能力、合作能力和價值觀念等。
比如,第一輪面試主要由自我介紹和話題討論組成,每組考試7名考生同時參加。
570名農村考生參加遠程視頻面試
2015年中山大學招生計劃繼續向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傾斜,以提高農村學生上重點大學的比例。今年有萬名農村學生報考中山大學農村學生自主招生,中大最終確定了570名面試名單。為了減少農村學生的赴考時間和經費開支,中山大學將于6月17日采用遠程視頻的方式進行面試,面試通過的考生高考成績達到一本控制線即可錄取。
華工
報名人數比去年翻番 面試分為群面和單面
昨日上午,華南理工大學自主招生開始面試,共609人(C 1類考生除外)獲得了面試資格。
今年共有5688人入圍該校自主招生初審,共有3536人參加筆試。13日上午筆試結束,當晚華工招辦在官網上公布了筆試成績和面試名單,筆試考生中共609人獲得面試資格。這意味著筆試通過率僅占17.2%。
華工招辦此前通知,最終錄取總人數不超過當年華工本科總計劃數的5%。面試結果將于近日公布。
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邱學青介紹,今年自主招生的報名人數比去年多了很多,“翻番了不止”。
華工自招面試分為群面和單面兩類。群面采用無領導小組的方式,8人一組進行討論;單面即個人專業面試,一名考生單獨面對6名考官提問。
“李克強參觀嚴復故居你怎么看”“如何去除大氣污染中的廢氣”出現在群面討論題中。“你傷心的經歷是什么……”“你會怎么表達自己的不滿”則是單面時考官追問的問題。
面試考題選錄
中大
雷軍董明珠對賭 你支持誰?
“雷軍(小米)與董明珠(格力)對賭,你支持誰?”廣東廣雅中學的鄭同學報考的是中大信息科學類,他們小組被問及對雷軍與董明珠賭局的看法。每個考生首先有2分鐘陳述,之后一起共同討論并預測——— 兩家公司5年后的營業額誰最高,討論時長20分鐘。
公務員工資該不該漲?
來自湖北一位黎姓考生屬于社會科學大類,他抽到的題是“大學生該不該自主創業”、“高考填報志愿應該大學優先還是專業優先?”
“公務員工資該不該漲”、“官員腐敗的問題是道德還是制度的因素更大一點”,這是報考中大社會科學類來自廣西的一位同學抽中的題目。有經濟管理類的考生抽到的考題則是“如何看待中國企業的轉型升級”。
恐龍穿越到現代會遇到什么問題?
除了這些熱門的時事話題,也有一些考題稍顯生僻。
“如果恐龍穿越到現代會遇到哪些問題?”這是一位報考中大資源與環境類的楊同學遇到的追問。他在小組討論中抽中了南海資源問題,此后考官還追問“生活中有哪些污染問題”、“如何看到霧霾和厄爾尼諾現象”,這些他還能答上來,但最后的“恐龍穿越”讓他出了一身冷汗。
“怎么看華夏和夷狄”“你怎么理解文明之精神”———這是一位從河南趕來報考中大人文學科類的女生抽到的題目。
“東方之星”入選考題
有考官說,譬如在中大社會科學類中,討論了貴州畢節留守兒童自殺事件等社會時事政治熱點問題,通過對考生回答的分析,不僅考察考生的思辨、邏輯分析能力,還可以觀察考生的社會關懷和公共關懷。
又如信息科學與工程類考題中,討論了“東方之星”、“陽光動力”等話題,不僅切合最新的時事科技進展,還具有綜合性,考生既可以從工程技術又可以從工程管理角度加以論述,還可以探討信息技術如何讓駕駛更加安全、節能與舒適。
顯然,此次中山大學自主招生的面試考題緊密聯系時事熱點。有專家表示,這些題不僅考察考生的IQ,亦考察考生的EQ,“通過考察,可以看到考生在價值觀、行為規范和學習動機方面是否都有很好的表現”。
華工
李克強造訪嚴復故居,你怎么看?
華工自招面試分為兩類,群面的流程是,進入考場后,先編號,然后電腦隨機抽取8人小組,抽簽選擇一道題,這8名同學進行無領導小組討論。群面的時長在40—60分鐘。
“如何看待李克強參觀嚴復故居,以及他表達的三個結論?”
這是山東臨沂考生孟同學抽到的考題:2015年4月,李克強來到福州三坊七巷,參觀嚴復故居。他說,嚴復學貫中西,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國人。他向國人翻譯介紹西學,啟蒙了幾代中國人,同時又葆有一顆純正的“中國心”。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嚴復。
8名考生就這個材料各自進行了闡述。孟同學說,“我是結合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以及改革開放的角度闡述的”。
如何去除大氣污染中的廢氣?
另一位來自河北的女同學抽到的題目是:“如何去除大氣污染中的廢氣?”她說,小組討論中大家各抒己見,提出的方案涉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途徑。
還有考生抽到的考題是,要求針對空巢老人現象設計一個解決系統并制定方案。
你會怎么表達自己的不滿?
在個人專業面試中,面試官陣仗不小———6位教授面試一個考生。在單獨面試中,考官和學生的互動、追問更多,問題涉及范圍也更為寬泛,個性化更強。
來自執信中學的肖同學說,她被要求先做一段自我介紹,但不能透露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和學校。隨后,考官將會針對自我介紹中的興趣點進行隨機提問,她就被問到“紅娘的典故出自哪里”。由于她意向是學習建筑,考官又追問建筑設計中如何避免回聲、如何隔熱等。她還被問到“你的課外愛好是什么”。
還有考生被問及“你會怎么表達自己的不滿,請結合類似香港占中事件談你的看法”。
電從哪里來?光的波長多少?
一位物理考生在自我介紹中說,自然界的很多規律用物理來解釋就會很簡單。結果這一點被考官抓住追問:“有沒有發現生活中一些物理不能解決的難題”,以及“電是從哪里來的”。
一位信息技術類的考生則被問及“光的波長是多少”,以及“你傷心的事,和傷心的經歷是什么”……
考官提醒
應考培訓誤導考生 自然天成才是贏家
在中大人文社科類的面試中,考官們發現部分考生存在明顯的“應試痕跡”。
根據教育部要求,今年初審通過進入面試的考生名單必須進行公示。有不少考試培訓機構從網上獲取這些信息后,直接給考生寄發考前培訓信息。而參加考前輔導班的做法,違背了自主招生的初衷。
“經過這類培訓的考生,最明顯的表現是對題目和提問答非所問,即遇到不懂或不理解的問題就會繞過去,背一堆文不對題的答案。”有面試考官說,“培訓”誤導了考生。正是這種“培訓”讓考生露出了馬腳,直接影響了面試成績。
他表示,實際上面試不僅要考察學生的表達、禮儀,對學科的認知,也考察學生的知識積累和人文素養,自然天成的表現才是最終贏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