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團在參觀國泰安。
陳工孟。
“一帶一路”的中亞、歐亞和泛亞“跨境高鐵計劃”,將在沿線國家掀開新的“大建設”篇章。然而,“一帶一路”落地時,卻遇到了人才瓶頸———沿線國家缺乏大量技能型人才和訓練有素的技能型勞動力。怎么破?
國泰安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陳工孟提出了“職教高鐵計劃”,希望能將創新體制后的中國職業教育模式,搬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用“就地培養”來解決人才缺乏問題。
前景
職教高鐵計劃帶職校走出去
過去20年,中國在非洲等國所投資或承接的,大多數是橋梁、道路、建筑、礦產等項目。在當地缺人、缺技術,成為異國建設的一大問題。于是,我們自己帶人過去建設,補上了技術人才之缺。然而,中國技術人員遠渡重洋去支援,卻也其他國家看做是掠奪非洲的資源。
“一帶一路”輻射了歐亞非地區,一條條綿長的交通線建設,交通沿線國內的建設,帶來建設項目數量的N倍增長。如果繼續沿襲以往“帶人帶技術”的思路,“一帶一路”建設將需從我國轉移大量的技能型勞動力到沿線國家去,這顯得不太現實。而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更希望本國的工程建設能帶動本國就業。那么,如何能讓“一帶一路”落地時,有足夠的當地技術人才來支撐?
他說,“職教高鐵計劃”,將解決“一帶一路”戰略所需要的大量當地技能人才問題,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人才保障。“當我們為‘一帶一路’國家培養了1000萬名優秀實用技術人才時,中國在世界上的軟實力和影響力也就形成了,而且這是我們為這些股價所做的功德無量的事情,是實實在在的利人利己的大好事。”
規劃
國內建產校融合園區先行示范
“產校融合區”如何實施?陳工孟說,他們用3年時間(2015-2018年),在全國建立10-20個創新型職教產校融合園區,作為“一帶一路職教‘高鐵’計劃”的樣板示范區。
“產校融合園區模式”被陳工孟歸納為“1+ 5模式”。他說,“1”是構建區域創新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讓其更“接地氣”;“5”則是“產學研訓創”聯動。職業院校和產業園所有權或經營權合一,建立產校協同創新體系,打造區域產業發展和職教深度融合的新平臺。
這個平臺將可開辦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甚至應用型研究生,搭建職教人才培養的“立交橋”。職校根據當地產業發展需要,開設通用專業、特色專業、特需專業;課程設置更加注重素質拓展和實訓實踐,職業院校管理機制也要創新。
在辦學上,融合區內,可配合重大項目在當地建立“定向技能人才培訓中心”;在“一帶一路”國家現有的產業園區,或以中資主導的產業園區里,可鍥入興辦職業技能學校;在現有的職業院校里引入系列產業。
優勢
實驗室已覆蓋近百個學科
然而,將國內現有的職業教育模式,搬到北緯30度線上,卻未必是最好的選擇。國內的職業教育模式,也到了亟待改革的時機。
職教體系、專業設置、課程安排……一系列內容都需要創新。究竟怎么創新?這一點,深圳國泰安教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安”)已經做了很多。
誕生于2000年的國泰安,現已成為中國教育與中國高端金融信息領域里,最為專業、極具規模、技術領先的綜合解決方案與一體化產品服務提供商。
有感于“校企合作”兩張皮,校園和市場脫節,高校、職業院校學生缺乏實操、鍛煉環境等因素,國泰安開發了各種學科的實驗室,和各大學合作。他們用自己的數據庫優勢,給學生們創建一個個金融實驗室、物流實驗室、創業實驗室等一系列實訓平臺,也讓課堂更加接近真實工作環境,讓學生們邊學邊實踐,將課本上的知識,在實驗室里一點點豐富、立體化。
如今,國泰安已為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等各類教育機構的近百個學科專業,提供了“教學實訓”綜合解決方案,不僅建設了各種仿真實驗室,還通過市場信息,在專業設置、師資力量培訓等方面,進行著各種不同的努力和嘗試。
國內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廈門大學等知名高校和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院校,都采用了他們的綜合實訓解決方案。
經過努力,國泰安的服務網絡已拓展到韓、日、新、美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3000多家教育機構、研究機構、金融機構客戶提供創新服務。
多次實踐,讓國泰安在為用戶提供實驗室設計運營、教學資源建設、師資隊伍培養、專業合作共建等方面,有了更成熟、全面的優勢。為了促進“校企合作”實現真正的“二合一”,國泰安提出了建設“產校融合區”的設想。
如今,在“一帶一路”的版圖上,國泰安希望能走一條更加“接地氣”的路,將這種產校融合區的概念,密植在沿線國家,為他們培養本土技術人才。
在政策引導方面,陳工孟認為,可籌集設立規模化、專業化的“一帶一路”教育產業發展基金,作為推動職教“高鐵計劃”的金融創新平臺。職校不管國營、民營,都該給予同樣的政策扶持,引入競爭機制,購買服務。
現在,國泰安在計劃著教育信息化,希望通過互聯網教育、O 2O系統,為職業教育國際化助推一把,把過去幾年的沉淀,推出一系列創新課程,通過網絡課程、培訓服務等,讓產校融合園區在一帶一路沿線鋪開,不僅幫沿線國家建設培養當地人才,也為中國走出去的企業,在當地培養技術人才。
經過一系列革新的產校融合區,或將成為承載中國職教改革的先行力量,從點到面帶動,較好地解決長期困擾我國職業教育的種種弊端,為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創新,闖出一條新路子。陳工孟希望通過參與實現中國夢、教育夢,來實現國泰安的夢想,成就一家受人尊敬的、百年不朽的世界級的偉大公司。同時,也希望能引領中國乃至全球教育、金融改革創新,使之能向健康、合理、公平、正義的方向發展。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高鐵 一帶 難題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