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水均益”這個名字并不陌生,他是央視著名記者、主持人,在許多重大事件報道中都能看到其身影。17日下午,水均益作品《前沿故事》(修訂本)在北京舉辦首發式,央視主持人張騰岳主持。
1984年,剛剛進入新華社工作的水均益滿懷理想,要成為一個偉大的記者。但跨進辦公室門的時候,他卻覺得事情并非想象中那樣,“當時我好像聞到了一種腐朽的舊木頭味道,辦公桌是舊的,偶爾還會跑出一只蟑螂”。
初到單位,水均益幾乎每天都要干一些類似掃地、擦桌子的活兒。就在他感到有點煩悶的時候,上級派他到國際部某部門工作。也正是在那里,水均益學會了寫新聞報道,并在不久后成為一名駐外記者。
《前沿故事》最初創作于1998年,記錄了水均益的新聞從業經歷以及采訪美國總統克林頓等各國政要的過程。在發布會上,水均益也分享了幾個過去的故事。他說,大致在30年前,自己進入新華社工作,從一個門外漢一步步成為職業記者、主持人,從中收獲了很多。
“這三十年來,我有過很多次的旅途,進行過很多次采訪,其中有無數次等待和艱苦跋涉,更有失落和沮喪。”水均益表示,盡管如此,自己依然迷戀出發、迷戀現場,“三十年職業生涯,變的是歲月,不變的是理想。”
“其實我們每到一個崗位都會有機會,可能當時接觸的很多東西都不覺得有太大價值,但事后就會有用。”水均益半開玩笑的表示,“這都是基本技能。我到了電視臺后發現,當記者的基本功幾乎都是在新華社工作時鍛煉出來的。”
有趣的是,水均益也曾經想過“下海”。他回憶,自己也有過心灰意冷的時候,當時差點去了德國“西門子”公司,最終還是選擇回到新聞行業,“我熱愛新聞這個職業,拿它當作一份事業。這份工作能夠讓我熱血沸騰,這是最重要的”。
“一個人的一生其實有很多機會,但是機會不是分分鐘都有的。實現夢想需要堅硬的翅膀,而翅膀上的羽毛就來自你一路行來獲取的各種東西,哪怕旁門左道也有可能成為你的技能,而書本上的知識有時就是一筆豐厚的財產,不知道何時就能用上。”水均益稱。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水均益 職業生涯 歲月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