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的人,該有一顆能靜能動的心,靜時如蓮,暗自芬芳;動時如火,暖徹心房。”在會上,我與特崗教師們分享了這句富有詩意的教師名言。是的,作為教育人尤其是年輕教師,都應該在“動”與“靜”中尋找和塑造最佳的自我。
凡事都在靜中沉淀,在動中彰顯,教育人的成長也不例外。可以說,成功的教育者都能在這一靜一動中成就自己的教育人生。
“靜”,就是讓心靈寧靜下來,能在“寂寞”中完成一次次蛻變。寧靜的夜晚,繁星點點,作為教育路上的先行者從不會辜負夜空的美麗和多情,更不會忘記初心。燈光下,他們或孜孜備課,或認真批改,或靜靜閱讀,或筆耕不輟,也或許什么都不做只是在冥想……就這樣,他們在不倦努力中堅守自己的內(nèi)心。一天一天,時光靜靜地流淌,人慢慢地發(fā)生著改變:他們對教材理解得更深了,和學生們的關系更鐵了,課堂設計形成了一種被人認可的風格,專業(yè)發(fā)展在鉆研和反思中進程更快了,個人的行為舉止與教師應有修養(yǎng)貼得更近了。
孩子們成了課堂真正的主人:他們在“我”的鼓勵和指導下動手大膽做試驗,主動、創(chuàng)新、質疑已經(jīng)成為他們的學習常態(tài);培養(yǎng)學科思維和尋找學科知識間的聯(lián)系,已經(jīng)在有“我”的動態(tài)課堂上完全滲入到他們的意識當中,成為他們學習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欣賞文學作品的美,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現(xiàn)欣賞到的美,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在“我處心積慮”的組織中,不露痕跡卻又細致入微。
課堂外,孩子們依然是主角:組織勞動,不僅鍛煉勞動技巧,更在意培養(yǎng)他們的吃苦精神;創(chuàng)意活動,不僅在于張揚個性,更注意彼此間友誼和合作意識的提升;主題活動,不僅鍛煉學生的策劃組織能力,更突出他們個人意識的形成;社會實踐,不僅讓他們了解自然和社會,更側重社會責任感、使命感的培養(yǎng)。
這就是“動”——教育的生動,生命的靈動。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是充滿熱情的,都是積極主動的,都是給人動感的,都是讓人感動的。
而這些所有的生動,都來自于教育者生命的厚重與沉靜:在“沉靜”中積累,在“寧靜”中布局,在“清靜”中守望;又在課堂中“生動”演繹,在活動中“靈動”釋放,在教育中“感動”生命。
也許,這就是教育人“動”與“靜”的完美結合。說到底,其實就是在靜中修煉,提升自己;在動中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
他們拋卻浮躁,享受那份來自心靈的寧靜,在靜中充實自己的頭腦,豐盈自己的內(nèi)心,沉淀自己的人生。日子過得似乎很平凡,但那種不凡的享受只有局中人才能真切體味到。而這種“靜功”的神奇和威力,只有也只能用時間來驗證。
原本所有靜的積累,都是為了動起來更靈動。所以,“動”就是讓課堂生動,讓學生在有“我”的時空里快樂快速成長起來。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教育人的“動”與“靜”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yè)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yè)學校|甘肅地鐵專業(yè)|蘭州鐵路?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yè)學校|蘭州高鐵專業(yè)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