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我國職業啟蒙的歷史,雖說20世紀初就開始了對職業生涯指導的探索,如1919年黃炎培等人在《教育與職業》雜志社上發行了《職業指導號》,主要介紹西方的職業指導經驗;1924年,中華職教社在上海、南京、濟南、武漢舉辦了對中學生的升學與就業指導。但正式在義務教育階段開展職業啟蒙,時間已流轉到1994年,國家教委正式頒發《普通中學職業指導綱要》。不過直到今天,也沒有 學校正兒八經地落實這一政策。
在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結構加快升級的今天,我國的職業啟蒙卻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若是沒有素質良好的職業后備力量,沒有合理的人才結構,國家將缺乏發展后勁。追本溯源,發展職業啟蒙教育勢在必行。
反觀西方發達國家,早已把職業啟蒙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中。例如美國聯邦教育總署設定,幼兒園至六年級是職業認知階段,初中七至九年級是職業定向與探知階段,高中九至十二年級是職業準備階段。英國1997年的教育法也明確規定,所有的公立學校都有法定的義務對13至19歲(九至十一年級)的學生進行生涯教育。
首先,從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來看,職業啟蒙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階段。目前,國家越來越重視中高職到本科的銜接問題,但始終沒有把職業啟蒙納入到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的戰略中來。職業教育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不應該只是表象上“中職—高職—本科”的體系構建,而應是從職業啟蒙到職前培養再到職后培訓這一完整的終身教育體系。政府與其鼓勵企業和其他社會機構不斷投入去抓職后培訓,不如“釜底抽薪”,首先在義務教育階段抓好潛在勞動力的職業啟蒙。試想,如果中高職的生源都是受過職業啟蒙的學生,那么這時的中高職學校怎會淪為普高、普本“淘汰”學生的“接納營”,而非真正有職業興趣和職業理想人才的“集中營”呢?
其次,從學生自身發展需求來看,職業啟蒙教育正是哺育其人生規劃的母乳。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必要條件。學生在進行人生規劃的過程中若有強烈的主觀能動性,那他成為該領域專家的機會將會大大增加。從人的成長規律來看,從中國掃盲的成功經驗來看,越是從基礎階段加強教育,學生的培養效果就會越好,因此,將職業教育前移即在義務教育階段進行職業啟蒙,是符合學生認識規律的。所有的學生若干年后都將成為生產、服務和管理的第一線勞動者,職業啟蒙就是在學生青少年時期開發和挖掘他們的個人潛力,為他們將來的生存與發展夯實基礎,幫助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觀和正確的價值觀,找到最適宜生存方式的最佳途徑。通過啟蒙性質的職業和技術入門教育,使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對社會職業有初步的認知和體驗,也是學生為規避將來就業風險的一種成長需求。
最后,從社會分工的人才類型觀來看,職業啟蒙是改變社會偏見的良方。基于傳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勞力者”往往被看作是“受制于人”的底層人士。而實際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各種各樣的,“勞心者”與“勞力者”的不同分工才共同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因此,進行職業啟蒙,是要給學生“打預防針”,是為了提高他們將來工作中受挫的“免疫力”。讓他們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學而優則仕”,也不是學歷高就能“治于人”,當官的人照樣是人民公仆,只是以另一種方式為社會服務。
我國要發展好職業教育,改變其只是普通教育仆從的角色,彰顯其作為一種教育類型的教育主體地位,必須從職業啟蒙入手,讓社會理解職業教育是體現多元智能理論的、讓學生興趣利益最大化的類型教育,而絕不是使受教育者的生存質量弱化和工具化的教育。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良方 偏見 職業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