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形勢的指標體系
從理論上看,歷史上人們往往用一些兼具代表性和時效性的指標來預判經濟形勢。農耕文明時代,風調雨順預示五谷豐登,瑞雪兆豐年;工業文明時代,能源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生產方式,任何生產都需要能源的支持,電力成為運用范圍最廣的動力。貨運也是經濟有效運轉的基礎,各類原材料運輸、能源資源調配、產成品買賣均需要運輸,生產的有效擴張必然伴隨貨運的增長。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經濟交易活動都需要貨幣的媒介,所以貨幣供應量、銀行貸款很直接地反映著經濟走勢。因此,用電力、貨運和貨幣信貸等指標反映經濟運行狀況是對經濟運行內在規律的深刻把握,符合經濟運行的基本邏輯。
從國內外相關指標的發展變化看,雖然世界各國經濟結構各異,但用電量、貨運水平與經濟增速密切相關,通常用電量增長較快的國家,經濟增長也較快。根據世界銀行數據,1981—2011年的30年間,日本經濟增長81%,用電量增長79%(見圖2);印度經濟增長5.1倍,用電量增長6.8倍;美國經濟增長1.3倍,用電量增長80%(見圖3);德國經濟增長72%,用電量增長27%。一國經濟高速成長階段,用電量、貨運量和銀行貸款增速更快;經濟增速放緩階段,用電量、貨運量和銀行貸款放緩的幅度更大。比如,1998—200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速由7.8%提高至14.2%,而同期工業用電量增速、鐵路貨運量增速總體上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2008—2009年,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我國經濟增速大幅回落,工業用電量和鐵路貨運量增速明顯下降;2009年后,隨著我國經濟增速的回升,工業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加快增長;2011年以來,隨著經濟增速下行,工業用電量和鐵路貨運量增長又加速回落(見圖4)。這種情況國外也屢見不鮮。
二、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經濟布局、能源結構和運行質量出現深刻而又積極的變化,用電量、鐵路貨運量與經濟增長關系盡管發生一些變化,但仍然是觀察經濟走勢的重要指標
近年來,我國經濟正步入轉型升級新階段。從產業結構看,在政府有力引導和市場倒逼雙重作用下,服務業快速發展,成為第一大產業;從能源結構看,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煤炭消費放緩,去年出現絕對下降;從運行質量看,能源和資源利用效率提高,單位GDP能耗不斷降低;從交通運輸結構看,公路運輸尤其是高速公路發展迅速,鐵路運輸占比總體下降。今年一季度公路運輸同比增長6.4%,民航運輸增長8.9%,而鐵路運輸下降9.4%。再加上區域內分工與交換不斷加深,這些都影響了能源、貨運與經濟增長的彈性系數。
一是服務業比重提高和工業內部結構變化導致對電力和鐵路貨運需求減少。長期以來,我國經濟以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為主導,消耗的能源資源較多,對貨物運輸的需求也較大。但近年來,我國進入了服務業主導的發展新階段,而服務業發展對電力和鐵路貨運的需求大大低于工業。與此同時,工業內部結構的變化也降低了對電力和鐵路貨運的需求。高耗能行業對能源、原材料需求較多,而高技術行業對能源、原材料的需求較低,高耗能行業增長放緩和高技術行業較快發展,也必然帶來工業用電量、鐵路貨運需求減少。
二是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消費結構優化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貨運需求。近幾年來,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在市場倒逼機制影響下,企業積極推進技術進步和生產要素替代的壓力前所未有,促進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能源消費結構的改善。2014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4.8%,降幅比2013年擴大1.1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降幅進一步擴大到5.6%。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單位GDP需要消耗的能源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用電量增速放緩幅度大于經濟增速放緩幅度。與此同時,能源結構優化進一步降低鐵路貨運需求。2014年,我國煤炭消費量比上年下降2.9%,10多年來首次出現下降;原煤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66%,比2013年下降1.4個百分點;水電、風電、核電和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量比重繼續提高,達到16.9%。由于煤炭運輸量占鐵路貨運量一半以上,煤炭消費量下降,清潔能源消費增加,客觀上減少了對鐵路貨運的需求。特別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和最嚴節能環保新政的實施,進一步促進了用電量的下降
三、評判經濟運行的指標體系是動態而不是靜止的,隨著中國經濟進入轉型升級新階段,經濟運行評價、評判指標體系正在深化拓展和豐富完善
用電量、鐵路貨運量等指標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新變化表明,發展階段在變,科技進步加快,經濟指標間的關系既有不變的內容,也有變的成分,分析判斷經濟形勢必須以發展的眼光、動態的視角,辯證看待變與不變的關系。
首先,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認識到用電量、鐵路貨運量等指標與經濟運行在邏輯上仍是吻合的、匹配的。兩者數量關系的變化,沒有改變這些指標與經濟運行狀況的相關性,更沒有改變現代市場經濟下電力是經濟生活的基本能源利用方式、鐵路仍是我國大宗原材料的重要運輸方式、貸款目前仍是我國市場主體主要融資方式等事實,這些指標反映的經濟運行的規律和趨勢依然存在,仍是分析判斷經濟走勢的重要依據。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新階段。盡管經濟運行存在較大下行壓力,但無論從用電量、貨運量等指標看,還是從就業、收入和節能等指標看,經濟運行仍處在合理區間,經濟發展的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巨大,特別是積極向好的新因素正在不斷積累,新動力正在加快形成,我國經濟完全能夠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