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和13歲,本該是無憂無慮的年齡,而浙江海寧許村鎮的一對兄弟小嚴和小帥卻過著與普通孩子截然不同的生活:母親8年前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訊,在工地上打工的父親整天酗酒不管他們。
兩兄弟至今沒有戶口,也未上學,在鎮上流浪。由于沒有經濟來源,他們以偷竊為生,三年來偷遍全鎮。
“如果不改變,將來等待兩兄弟的將是監獄生活。”許村鎮派出所所長沈孝鋒擔憂地說。
這是小帥和小嚴的家
令人痛心的是,小嚴和小帥的故事并不是個例,不少留守兒童或者在城市的民工二代子女都面臨相似的境況,他們成為未成年犯罪的主要人群。誰來拯救他們?
家喻戶曉偷遍全鎮,甚至偷到了銀行
一個晚上,許村鎮農商銀行的報警器突然響起。正在值班的許村派出所民警徐海強心頭一驚趕往銀行,心里想“不會又是那兩個小鬼吧?”
果然不出所料,徐海強在銀行的角落里找到了小嚴,試圖偷保險箱不成偷了柜臺上的捐款箱。
“膽子太大了,真不知道接下去他會干出什么事情來。”徐海強很無奈,因為小嚴僅9歲,沒有達到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也不屬于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的范疇,只能對他進行教育后釋放。
這樣的故事已經持續了三年多。民警說,小嚴和小帥自搬到許村鎮,就成了派出所的常客,這個鎮上10%以上的盜竊案都和他們有關。“毫不夸張地說,他們已偷遍了全鎮。汽車、超市、農貿市場、住宅都偷了,現在銀行都敢去。”徐海強說,他們倆上一次被抓僅在一個月前,這兩兄弟和另外兩個小孩連續對40多輛汽車進行了盜竊。
記者采訪期間,鎮上不少居民向記者抱怨,“前段時間我們家里辦喪事,這兩小鬼竟然也進來偷”“我婆婆那個老房子被他們翻得亂七八糟”“他們進了我的超市,在超市里睡了一夜,偷吃東西、偷錢,臨走前還穿走了店里的新衣服”……
記者在許村鎮公園門口的游戲機前找到了小帥和小嚴。13歲的小帥看著很壯實,比較內向,不愛說話,9歲的小嚴則皮包骨頭,比同齡人小了一圈,但神情又似小大人,眼睛盯著陌生人看毫不害羞。兩人顯然已很久沒有洗澡,身上散發著很重的味道。對于偷錢的理由,小嚴很坦白地說是因為沒錢。
“偷了錢干什么?”“買方便面,玩游戲。”
“家里吃不飽嗎?”“爸爸白天上班,晚上喝酒,不管我們。”
“爸爸給你們錢嗎?”“很少給,有時候給十塊錢讓我和哥哥買菜做飯吃。”
徐海強說,他開始還以為教育幾次他們會改掉偷東西的毛病,但當了解這個家庭后,覺得很難。原來兩兄弟的父親是個酒鬼,在工地干活,每月2000多元收入,經常不管孩子吃飯,也幾乎不給零花錢。偷竊成為兩個孩子生存的“必須”。
“每次抓他們到派出所,看到他們吃盒飯總是狼吞虎咽的,忍不住又給他們買點零食。覺得他們可憐又可氣。”徐海強說。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全村 戶口 少年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