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由北京中科創大創業教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中國與全球化智庫聯合課題組編制的《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藍皮書》發布。藍皮書指出,隨著“雙創”的持續深入,全民參與的創新創業氛圍不斷完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需求進一步加大。
學生成創業創新重要力量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副主任鄭巧英表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是促進高校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是活躍雙創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內容。國家之間的競爭是創新能力的競爭,創新能力的競爭在于人才的競爭。通過調研發現,若按照每年將近750萬人的畢業學生來計算,高校學生創業的比例非常高,已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力量。
“目前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模式,基本上形成了以核心層、中間層、支撐層三位一體的體系。”鄭巧英認為,核心層包括教育課程、教材以及孵化基地等創新創業教育的實現平臺以及創新創業大賽和課程有關的創新創業活動。中間層是影響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在因素,包括高校對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本身師資力量以及高校學生的整體素質和能力水平。支撐層是影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外圍環境因素,包括政府對高校創業的態度、投入,還有企業對高校創業教育的參與度,以及整體的社會環境。
藍皮書顯示,學生對學校的扶持需求主要集中在提供配套資金需求、提供高質量的創業系列課程、提供企業家和創業者講座等方面。此外,建設眾創空間等創業孵化基地、提供創業場地扶持、鼓勵產學研項目孵化等也是學生對創新創業服務的主要需求。
創新創業教育呈現四趨勢
新時期的創新創業教育對于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完善人才發展機制、支撐“雙創”以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重要意義。
藍皮書指出,一是創新創業教育是推動高校教育改革、改變傳統教育體系與實踐脫節困境的重要破局點。二是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超越了對于就業的補充,是完善人才發展機制和加速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三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根本是促進高校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是活躍“雙創”、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舉措。
鄭巧英表示,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有四大趨勢。第一,高校制度環境進一步完善,國家頂層設計方面相應更完善。第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向通識教育發展。第三,“互聯網+”等手段進一步拓展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渠道。第四,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將趨于開放化和國際化。
在促進我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方面,藍皮書提出了六條建議:一是加大創新創業教育的資源投入,并引導高校整合社會資本尤其是校友資源通過創業基金、合作教育、合作基地等方式積極投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形成持續的多元化投入體系。二是完善創新創業教育的促進機制,圍繞創新創業的特征,形成創新教育課程與創業教育課程,鼓勵科技創業。三是豐富創業教育的實施手段。比如,注重實踐教學,實戰學習,鼓勵學生開展真實的創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不斷提升知識運用能力,積累創業經驗。四是做好高校學生創業的風險保障。比如,面向高校學生創業群體實施社會保障、醫療保險和失業補助等措施。五是優化創新創業教育的社會環境,進一步完善學生創業的社會輔助設施,包括眾創空間、創業孵化基地、非盈利的社會組織等,提升學生創業全鏈條的輔助與服務水平。六是鼓勵中外合作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比如,鼓勵創辦中外合資創業大學,聯通師資、教學、實習與實踐,甚至早期風險投資等各個環節,實現創業人才的“全鏈條”培育。
相關熱詞搜索:多管齊下發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