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要被采訪,石家莊鴻搜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朝輝顯得有些“底氣不足”:讀中職時,他的專業課成績并不出眾,特別是“出位”的發型相對于“穿校服、戴胸卡、留著小平頭”的“好學生”形象更是相去甚遠。
其實,在畢業于中等職業學校的他看來,互聯網上“口碑”如何才是衡量成功與否的硬指標。因為網絡只認能力不認學歷——“沒人會僅因為你是中職畢業或是中科院畢業而對你刮目相看。”
“英雄不問出處。”這也是擁有43人創業團隊的周朝輝的擇才標準。對于90后的員工,他只看重一點:是否為“興趣”和“夢想”工作。
畢業僅4年,他就從別人眼中的“非優秀中職生”一舉成為“優秀中職畢業生”,憑借的就是“興趣”和“夢想”。
在中職學校時,成為“非優秀中職生”,也是因為對所學專業“沒興趣”。2005年入學時,他選擇“網絡移動通信”專業,就是沖著“網絡”二字。但很快他發現,所學專業其實就是“修手機”。于是,他上課不是發呆就是睡覺。
但在中午休息和下午下課到晚上自習前這兩段有限的時間里,周朝輝卻一改課堂的疲態,飯都顧不上吃就生龍活虎地和同學匆匆趕往網吧。
“雖然一同去上網,我們卻做著不同的事情。”和很多同學沉迷于網絡游戲不同,他迷戀的是網站的制作和運營。
對此毫無專業基礎的周朝輝,“興趣”無疑是最好的老師。在學校“混”專業課的他卻在上廁所時都在思考網站的制作和運營。每遇專業問題,他都會見招拆招,用百度搜索或向QQ群中的“高手”尋找答案。
就這樣,一年多時間周朝輝愣是掌握了“網賺”的相關知識。到二年級暑假實習時,17歲的他為偶像制作的“周杰倫中文網”的日IP訪問量已高達1300。但對于自己的專業“修手機”,兩年時間他卻只學會了“拆手機”。
由于對其專業表現實在不放心,周朝輝在那個暑假沒有得到和其他同學一同去實習的機會。也是在這個暑假,這個似乎“厭煩”課堂的學生卻主動提出降級一年,轉往“網絡程序設計”專業學習。
畢業后從事互聯網行業,這個想法已在周朝輝心中萌發。“作為中職生,談論李彥宏、丁磊、馬化騰似乎遙遠得像是在談論‘上帝’。”于是他的“夢想”不免在宿舍的“臥談會”上招致同學善意的玩笑。在他們看來,畢業后找一個月收入五六千元的“修手機”工作似乎才是此類“臥談”的主旋律。而對于周朝輝“死也要死在互聯網”上的“誓言”就更沒有人在意了。
雖然學了“網絡程序設計”,然而,他的專業成績依舊“算不上好”。對此,周朝輝頗感“委屈”:考試的標準答案總是按部就班,一步不許落;他找到解決問題的快捷方法,卻不被認可……令他更感不滿的還是,教師授課并不是通過案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而是按知識點逐條講授。
但在“網絡程序設計”專業學習時,周朝輝有了更多名正言順的上網時間,使他在互聯網世界里自由沖浪。
有兩件事,卻使同學們對他刮目相看。一件事是他指出了最“牛”的專業課老師在課堂上犯的專業錯誤;還有一件就是他用時兩三天幫朋友建網站,得到酬勞1500元。
“用兩三天時間就掙1500元,同學們都覺得這活兒也太靠譜了!”那兩三個月里,憑借好口碑贏得的幾單網站建設工作,18歲的他立刻成了“萬元戶”。
依靠在網絡上積累的經驗和人氣,周朝輝畢業后選擇創業自然順理成章。畢業4年,他經歷過創業失敗,也曾在面試時因學歷被拒之門外,但他從不會因自己中職畢業生的身份自卑,更不會因此放棄當初的夢想。
中職畢業4年后的一次同學小聚中,大家再一次憶起當年的“臥談會”,談起了當時各自對未來的憧憬。
當年班里專業課成績最優秀的學生,如今在從事修手機,月薪是否達到五六千元則不得而知。“我并不認為‘修手機’有什么不好,但我懼怕那種不需要興趣、只是將工作視為掙錢謀生手段的生活。”周朝輝說。
2010年,周朝輝參加了當年“百度世界”大會,在會場與李彥宏近距離接觸。面對當年偶像卻沒有了高山仰止般的熱血澎湃,周朝輝驚訝于自己的淡定——他只是暗暗對自己說:有一天,我也要在“IT”精英面前展示介紹我的產品;有一天,我的產品也會影響這個行業和一代人!
對自己這個和李彥宏比肩的夢想,周朝輝同樣不避諱和人談起。“在夢想面前我們是平等的。”他強調:無論是履歷華麗的李彥宏,還是中職畢業的周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