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沙灣鎮實驗小學“弘義館”正式揭幕。日前,記者走進該校的“弘義館”,聽馮炎坤校長介紹該校如何傳承嶺南文化,成就“弘義”教育。
馮校長介紹,沙灣鎮實驗小學的前身為“沙坑小學”,“沙坑醒獅”在番禺鼎鼎有名,是沙灣“四大文化名片之一”。自上世紀90年代末期起,該校挖掘本土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弘揚沙坑“尚武文化”,以“武德治校、武德興校”為辦學理念,全校師生內修仁義之心、外修武德之道,“培仁義之根,育善正之人”辦學目標清晰、明確,傳統和現實巧妙、完美地融合,“弘義教育”應運而生,自成一體、完美呈現,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校目前是“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武術)”(廣東省唯一獲此項目傳統學校)、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實踐研究實驗基地,“弘義教育”獲“粵美校園”文化品牌活動評比一等獎等。其中,醒獅隊受邀在第16屆亞運會開幕式、全國“九運會”閉幕式上作表演,參加國際巴黎醒獅爭霸賽獲冠軍;近五年參加省、市武術比賽獲省級獎項430項、市級獎項332項;舞龍隊連續12年獲“廣東省醒獅、舞龍錦標賽少年組”男、女子冠軍;“龍獅鳳隊”獲第七屆中國民間藝術優秀表演獎。學校畢業的優秀學子——周漢明同學是國家隊的擊劍運動員,他縱橫國際、國內劍壇數十載,用手中激情之劍挑落榮譽無數。
馮校長介紹,“弘義館”是一個集“學校歷史、榮譽、特色、智慧課堂”于一體的多功能展館。館內配備“三聯拼多功能展示設備”、“環繞展示系統”以及“可移動平板交互學習設備終端”。其中,學校在弘義館內通過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借助微視頻資源,大數據技術作為校園文化教學應用的核心,可以供學生常態地開展個性化學習研究,體現學習的趣味性,學習方式更加靈活,學習的寬度和廣度不受教師和同伴知識水平的局限,個體的學習需求更容易得到滿足。
“在‘互聯網+’時代,結合新技術的嶄新視角,創新傳承民間藝術模式,開發校本特色教材電子讀物,相信將會讓傳承民間藝術、發揚傳統文化邁向新時代進程。”采訪的最后,馮校長自信地對記者說。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新技術 模式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