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教育最大、最深刻的變化是教育權利的轉換,即學習者自主選擇學習節奏、學習材料、塑造自己。
日前,一場關于教育改革的頭腦風暴在龍崗舉行。在中小學辦學體制改革高峰論壇上,專家們濟濟一堂,共論中小學辦學體制改革大計。
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未來的學校是什么樣子?未來的學習形態如何?深化辦學體制改革的關鍵究竟在哪里?與會嘉賓們各抒己見,他們認為,深化辦學體制改革的關鍵是推動教育提供服務方式的多樣化,具體包括辦學主體多元化、學習方式多樣化、學習資源社會化、學習需求全面化、教育權利自主化。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朱永新介紹,目前很多人“擇校無門”,找不到想上的學校,說明教育也需要供給側改革。教育改革的方向不是限制選擇,而是鼓勵選擇,只有選擇才能提升教育品質,滿足大家各種教育的需要。
他表示,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未來學校將打破獨立學校的概念,目前的校內校外形式將合二為一,成為一個個學習中心,每個都有自己的特色、優勢,并實現學分互認。未來的學習形態將充分體現個性化、定制化,學生不必局限在一個學校學習,可以自主選擇到不同的地方學習不同的內容。
他說,由政府資助、社會資本運營的辦學模式在國際上已有先例,國內也有所突破,這對緩解一些地區教育資源比較緊缺的問題將有很大幫助。“龍崗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國際化程度較高,可以發展高品質教育,滿足高端人士的需求。”
而教育部原副部長吳啟迪認為,中小學辦學體制改革、擴大學校自主辦學權,是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教育發展的推動力。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產生多樣化的教育、多種人才的培養模式,才能出現高水平的教育成果,才能形成百花齊放、人才輩出的局面。
龍崗改革已在路上
“深圳一直致力推進中小學辦學體制改革,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多樣化辦學模式。”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長范坤表示,教育發展應該千差萬別,深圳將借助論壇智慧,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的經驗,進一步推進中小學辦學體制改革,進一步創新完善政府、社會、市場共同參與的辦學模式,推動學校依法辦學、自主辦學、專業辦學。
對于教育改革,管理人口多達百萬的龍崗早已著手探索。去年,龍崗創造性提出集公民辦之長、棄公民辦之短的創新型公立學校——— 龍崗區政府資助學校模式,由政府提供教育用地,引入社會資本出資建設,政府擁有學校所有權,按照公辦學校標準資助教育經費,由知名教育品牌承辦。
“去年9月,首批試點學校龍崗區天譽實驗學校、龍崗區麓城外國語小學正式開學。”龍崗區副區長楊莉說,經過多年發展,龍崗已成為全市規模最大、層次最齊、體系最全的教育行政區。
龍崗已成為深圳市基礎教育辦學體制改革試驗區,正推動新優質學校集群試點改革,探索出龍頭學校引領發展、公民辦結對幫扶和主題特色學校等三類集團化聯盟化辦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