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撿回來的3700元“救命錢”和那張存有15000元的銀行卡,張曉倩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3月16日早上,她乘坐從北京開往溫州的K101次列車,在上廁所時不小心將準備看病的錢和銀行卡掉進廁所的排污口,被疾馳的火車甩到車外,散落在線路上。錢飛出去的瞬間,張女士驚慌不已,以為再也找不回來了……(《人民日報》)
據了解,當錢和銀行卡被甩到車外時,張女士已是心灰意冷,不抱有找回來的希望。鐵路民警、干部和職工在得知情況后沒有放棄,一行人步行了12公里,沿著鐵路線一路尋找,終于將散落的銀行卡和3700元現金一張張找了回來,并交還給張女士手中。一張張“飛”出去的錢,就這樣又一張張“飛”回到失主的手里,這戲劇般的變化,讓人唏噓不已的同時,也感受到鐵路職工的職業美德和崗位善舉。
連列車上的旅客都說“找回來的希望很渺茫”的一件難事,卻在鐵路職工熱心幫助下迎刃而解。失而復得,值得慶幸,這份慶幸來源于鐵路職工的美德和善舉,源于鐵路職工助人為樂、愛心相隨“正能量”的傳遞,“以服務為宗旨,待旅客如親人”不是一句空話,只要旅客有難處,鐵路職工全力以赴地出手相助,已不需要什么理由。
幫助張女士找回“飛出”的錢物,只是鐵路職工真誠服務旅客的一個縮影。只要你用心瀏覽全路各鐵路局的官方微博、微信,就不難發現其中客運服務的真心細微之處。在每天發布資訊信息及時為旅客出行導航的同時,還推出了網上互動服務,打造“智能化”服務平臺。沈陽鐵路局官方微博堅持每天發布#主人.你在哪里#微尋物,及時幫助出行旅客找回遺失的物品;通過官方微博圈開展#親情服務#微預約,及時幫助重點旅客進站上車;通過站車服務單位聯合推出了#愛心接力#微傳遞,實現了重點旅客從進站上車、乘車途中、下車出站等“一條龍”服務,正是這種職業美德的積淀和傳承,出現張女士“飛”出去的錢,又平安的“飛”回手中,這也就不足為奇了。
鐵路部門的服務是實實在在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一件件親民便民服務旅客的善舉,折射出了鐵路職工真情與摯愛的相融相依。這些都是鐵路部門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的結果,也是對當前鐵路部門開展的“鐵路客運服務質量年”活動的最好詮釋。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用真心服務去感動,用真誠服務去贏得”的同時,百姓的口碑是對企業最好的點贊。不論是百姓想到的或是想不到的,鐵路部門都能認真的做到了,一件百姓認為無人管、無人問或沒有啥希望的一件難事,被鐵路職工的熱心“輕輕”的化解了。鐵路職工的崗位美德和行為善舉,讓我們看到了鐵路熱心服務面前無難事,也讓我們再次讀懂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時代內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