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教師,有時候孩子卻比父母來得懂事。比如近日,一則“女子當街掄鞋抽交警,孩子勸媽媽別動了”的新聞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夫妻倆違反交規還動手打人,孩子則在一旁勸誡。如此一幕在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
比如,前段時間網上熱傳的一則“小女孩‘教訓’爺爺”的視頻中,爺爺帶著孫女在路口猛拍公交車門,要求上車。司機為安全起見,示意他們到站臺。沒想到,爺爺上車后便破口大罵。旁邊的小孫女看不下去了,不僅上前勸阻爺爺,還替爺爺向司機道歉。小女孩的言行讓每位圍觀者為之感動。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文明禮讓方面,孩子比大人做得好。比如,在馬路上,偶爾可見父母拖著滿臉不愿的孩子闖紅燈;在超市買東西,媽媽插隊結算物品,孩子在旁邊面紅耳赤不愿上前……在孩子純真的心里,講文明就該有行動。然而,不少家長卻更注重“嘴上功夫”,行動上卻“事權從急”,如此“兩面派”的做法讓孩子怎樣看待?如此負面的“示范”,讓學校的正面教育情何以堪?
近年來有學者提出,中國教育面臨“5+2=0”現象。即學生在學校五天里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和兩天在家庭所受的不良影響相抵消了。不可否認,這樣絕對的說法似乎有些偏激,但這樣的說法卻也明確指出了學生受家庭與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對學校教育沖擊的力度之大。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了社會的文明,作為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家長們,請做好孩子的榜樣,別成為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