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一揮間,我們即將告別2014年。如果這一年各行各業的新聞可以用“無數”來形容,那么經典的“新聞”就讓我們如數“家珍”。在這個充滿溫情的季節,讓我們為您奉上一席涉及眾多行業的新聞專題盛宴。
今起,將震撼推出“2014蘭州行業領軍人物大盤點”活動。該項活動旨在以人物、企業、品牌的內核競爭力為線索,梳理經濟發展的創新和活力元素;展示商界經濟探索中的引領性和前瞻性。今天,我們將率先聚焦蘭州民辦學校的領軍人物—蘭州科技外語學校董事長馬天民先生,讓我們一起來感知他在教育事業發展中的一些心得。
“只有在良好的教育情境中健康成長、和諧發展,才能夠為每一位學子鋪設一條由狹隘走向廣闊的大道,引領他們獲得足夠的鑒賞力,去享受最富有價值的精神財富和文化精品,使他們有機會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人生。”這是蘭州民辦教育界赫赫有名的蘭州科技外語學校董事長馬天民的教育情結。12年來,憑著這份情結,馬天民將蘭州科外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養育成了一個小伙子,蘭州科外已經從最初的民辦學校發展成為省內首屈一指的民辦教育集團,旗下除蘭州科技外語學校的小學、初中、高中部之外,更設有甘肅科技培訓學院、蘭州群英補習學校、甘肅新科工業學校、甘肅鐵道高鐵技工學校、蘭州天民駕駛員培訓學校等。
話說情結:教育情境影響學生的現實力量
教育情境作為影響學生的一種現實力量,在馬天民的教育理念里得到了印證,馬天民或許就是這樣一個對教育有著深厚感染力的人,在甘肅科技教育集團、在蘭州的民辦教育界,幾乎無人不知馬天民的教育情結。因此,在2000年創辦民辦學校的想法之初,他就想要用教育情境來影響學生積極向上的力量,成就他的“孩子們”成為棟梁之材。因此,他認為,在科外首先要充滿著對人的價值與意義的理解和尊崇,能夠使置身于其間的每一個人感受到充滿內心的莊嚴感、崇高感和被凈化了的自我超越感。要讓學生在科外感受到一切能夠把人帶回到自我生成的、感性的、具體的、現實的、流動的、創造的、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環境;在科外,沒有強求苛嚴的規訓,建設性、創造性的沖突得到認可與欣賞。教師倡導用自我反思的方法引導學生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勢和依附中超越出來,用“解放的旨趣”得到最佳的凸顯和弘揚。而學生,只有在良好的教育情境中,健康地成長、和諧發展才有可能成才;而唯有良好的教育,能夠為每一位學子鋪設一條由狹隘走向廣闊的大道,引領他獲得足夠的鑒賞力,去享受整個人類千百年來所創造出來的那些最富有價值的精神財富和文化精品,使他有機會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熱衷教育事業,我對教育事業有著獨特的情結。”馬天民董事長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說,辦好一所學校,需要有三大支柱,一是一個優秀的校長和以他為核心的廉潔、公正、致力于教育并有著凝聚力的領導班子。對于學校的領導和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和管理,其次才是行政方面的領導和管理;二是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大到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小到學校的規章制度,都要靠教師去落實和體現;三是豐富的課外讀物以及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因此,科外在建校之初就邀請到了原蘭州一中校長白春永坐鎮管理,2010年又聘請了原蘭州一中校長馮永寧加強學校教學管理。同時,引進了蘭州最優秀的教育師資,還建設了近180畝的省級實驗學校,為入校學生創造了最寬敞、最舒適的學習環境。
再看特色:總是向最先進教學思想和經驗求學
從馬天民的教育情結中不難感受到他對教育事業的一份虔誠與執著,單從他真正的辦學思路上能讓人深深地體會到他的踏實與實干。從2002年蘭州科技外語學校正式開始招生以來,他一直在馬不停蹄地行進在探索最先進的教育思路、教學經驗的求進路上。實施科學化、精細化、有效化管理,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有效課堂教學,因材施教、個別輔導、小班教學。除了這些課程教育的不斷深化與改革以外,馬天民還積極與CCTV希望英語大賽、北京四中遠程教學及蘭州35中小班額教學等聯手完成了更多有效的課堂教學形式,體現低起點、小臺階、周循環、固基礎、提能力、促發展的目標。同時,還開辦了其他民辦教育單位,如甘肅科技培訓學院、蘭州群英補習學校、甘肅新科工業學校、甘肅鐵道高鐵技工學校、蘭州天民駕駛員培訓學校等,順應教育市場潮流,為甘肅提供更加全面的民辦教育機構形式,也為更多甘肅的學生提供更多求學的優質教育資源。
與蘭州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和優秀傳統的學校蘭州市35中合作開設的科外教研基地小班額優質班,經過幾年的合作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另外,2014年蘭州科外與北京四中遠程教育學校的合作,整合了兩校的優質教學資源,根據科外小班額特點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還為全省學生帶來首都名校先進的教學理念,培養更多的優秀學生。而連續幾屆承辦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甘肅賽區比賽的蘭州科外,已經將這一賽事打造成蘭州科外的固定活動,并獲得了此項活動的獨家承辦權,旨在通過這樣的活動提高西北地區學生的英語水平。
總結成果:
12年向全國高校輸送學生萬余名
蘭州科技外語學校自2002年創辦以來,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升,已向全國高等院校輸送了各類學生近萬名,其中約15%的學生被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蘭州大學、西安交大等重點院校錄取,實現了“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教學目標。蘭州科外經過12年的發展,已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辦學特色,由最初的蘭州科技外語學校發展成為甘肅科技教育集團,其辦學規模大、辦學條件好、師資力量雄厚,已成為甘肅省第一所省級實驗學校,1998年被蘭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評為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03年被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所評估考察確定為省級“實驗學校”;2003年又被外籍留學生選中在蘭留學就讀的學校;2005年3月獲中央電視臺第六屆英語風采大賽甘肅賽區最佳協作獎、蘭州市標準化學校;2006年被評為蘭州市語言文字示范性學校;2007年文理科高考成績600分以上22名;2008年應屆理科班王凱風成為全省民辦中學高考狀元;2009年文科宋君琦在高考中名列全省第九名,被北京大學錄取,學校重獎11萬元;2012年李陽瘋狂英語訓練營在科外成功舉辦,并被選定為長期合作學校;2013年學校被全國中小學教育委員會評選為“全國特色建設先進學校”是西北五省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2014年蘭州科技外語學校成功舉辦CCTV希望英語大賽甘肅賽區比賽。同年,初三應屆畢業生閆登輝同學考入西北師大附中。高考成績再創輝煌,理科最高分606分,文科最高分586分,500分以上文理科學生65名。蘭州科外自創辦12年來高考本科上線人數超過4000多人,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合格人才,深受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另外,2010年8月蘭州科技外語學校接收舟曲一中高一新生1296名來校借讀。次年,省教育廳還授予蘭州科外“抗洪救災,風雨同舟,大愛無疆,共育桃李”獎牌。
記者觀察
辦怎樣的學校?怎樣辦好學校?我想,這應該是馬天民當初在構思創建民辦學校之初思考最多的。而現如今發展壯大的甘肅科技教育集團也應該是他一次又一次深層次思考的結晶,也是其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相結合最好的見證。
在此次對蘭州科外的采訪中,令我記憶最深的是董事長馬天民所說的“學校的精神,就是青春的精神,一個沒有青春活力的學校實質就是一個沒有奮發向上精神的學校,一個沒有奮發向上精神的學校就是一個沒有活力沒有前途的學校。的確如此,馬天民是一個對教育有著濃厚情結,更對這份事業時刻充滿活力的人。因此,他帶動了他的整個團隊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倡導以德開智、以美樹人的教育理念,不僅教會孩子學習方法,更教會孩子怎樣做人,怎樣擁有一個健全的人格,讓孩子形成端正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愛學、樂學、勤學。而實踐也證明一個學校給學生搭建了什么樣的平臺,就能培養造就出什么樣的人才。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情結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