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3月1日蘭新高鐵動車組列車馳騁在白雪皚皚的祁連山腳下。蘭州局黨委宣傳部供圖
如同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輪,蘭州鐵路局劈波斬浪、揚帆遠航,今年3月1日迎來了建局60周年的紀念日。兩萬多個日日夜夜,該局在國家的統一規劃下致力于建設西北鐵路,管內鐵路長度從不足50公里拓展至4600多公里。甘寧兩省區許多地方終結了不通火車的歷史,地方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
60年砥礪奮進,60年成就輝煌。如今,蘭州局以 “敢于引領、爭創一流、全面發展”的理念,勇立潮頭,放歌西部,唱響運輸安全、工程建設、科技創新、民生改善、企業文化建設齊頭并進的發展新旋律。
60年來,蘭鐵人追夢高原、開拓進取、擴充路網,蘭州局管內鐵路不斷延伸,列車駛上世界屋脊,闊步邁進高鐵時代,鋼鐵大道縱橫在祖國西部的版圖上
“雯雯想吃火龍果嗎?”2月29日9時,蘭州市市民周文娟在一家超市問女兒,看到她搖搖頭,母女倆轉身離開了水果區。女兒幾年前為了一個火龍果和表姐、表弟打架的場景又出現在了周文娟腦海里。 “還是現在好呀,買啥都方便,啥都買得到!孩子也不饞嘴了。”
此刻,距這家超市6公里遠的蘭州東鐵路貨場內,鐵路職工正在忙碌地卸下全國各地運來的食品、藥品、服裝、汽車配件等,并把各類工農業 “隴貨精品”裝進車廂。蘭州貨運中心主任謝為民說: “前些年,貨場里主要以黑貨為主,這些白貨只能當配角?,F在倒過來了,國家發展清潔能源,建設生態經濟,鐵路物流也隨之轉型發展,白貨成為西部快運的主打貨源,減黑增白運輸導向的轉變,反映出蘭州局加速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的初步效果。”
縱觀蘭州局60年的發展史,首先要提及天蘭鐵路。天蘭鐵路是鐵路延伸到西北的首條線路,在蘭州局的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1952年10月1日,天蘭鐵路全線通車,西北各族人民興高采烈地在高原古城蘭州迎來了第一列掛滿彩旗的火車。同日,蘭新鐵路在蘭州破土動工,西北鐵路建設匯入了時代發展的洪流。
1956年3月1日,為適應構建西部鐵路戰略通道建設的形勢任務,鐵道部撤銷天水鐵路局,成立蘭州鐵路管理局,蘭州局步入建設發展正軌。
從 “一五計劃”到 “三五計劃”,國家先后修建完成了蘭新鐵路等五大鐵路主動脈和鏡鐵山支線等十幾條支線及專用線,極大地改變了西北鐵路交通落后的面貌。
然而,西部鐵路設施設備還比較落后,運輸能力不足,運輸效率低下。當時,蘭州局管內69.2%的車站系非電氣集中,39.9%的車站使用油燈信號,90%的車站使用農業電源……
為打破瓶頸制約,提升運輸能力,蘭州局重點圍繞電氣化改造和交通樞紐建設,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 “一帶一路”戰略的大好時機,加快建設,擴充路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一大批重點工程建成通車,緩解了西北地區鐵路運輸緊張局面,為甘寧兩省區地方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1984年5月1日,天蘭電氣化鐵路開通運營。此后一段時間,蘭州局先后完成了蘭新、蘭青、包蘭鐵路部分區段的電氣化改造工程,使列車的運行速度提高了2倍,貨運能力增加30%以上。
1992年以來,蘭新、甘青、包蘭鐵路等一條條干線鐵路從建設者的腳下一步一步向前延伸……
1998年11月10日,蘭州局告別蒸汽時代,跨入電力時代。
進入新世紀后,蘭州局緊緊抓住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實施的黃金發展期,搶抓機遇,加快推進路網建設,不斷完善路網結構。2006年5月,全長944公里、連接太原、中衛、銀川的太中銀鐵路開工建設,為寧夏人民鋪就了又一條充滿希望的沙漠鋼鐵 “致富路”,填補了包蘭線、隴海線、寶中線、包西線等鐵路范圍內的路網空白,打通了華北至西北的新通道。
2006年以來,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銀龍勁舞雪域高原,世界屋脊首次響起風笛聲,圓了幾代鐵路人的 “天路”通車世紀夢。
2014年12月26日,舉世矚目的蘭新高鐵開通運營,甘肅進入高鐵時代。
2015年以來,蘭州局先后建成開通中川城際鐵路、天平鐵路、敦格鐵路肅北段。蘭渝鐵路、寶蘭客專、干武二線、蘭合線、銀西鐵路等在建重點工程建設如火如荼,未來將形成以蘭州為樞紐,覆蓋隴海、蘭新、蘭青、包蘭等四大干線的立體鐵路路網。截至2015年年底,該局管內鐵路總營業里程達5710公里,年貨物發送量7547萬噸,年旅客發送量3720.3萬人次,這三個數據分別為建局初期的6.3倍、35.6倍和12倍。
物暢其流,人順其行。西部不再遙遠、不再荒遠。
在出租車司機李寶福眼里,蘭州新區,這個位于甘肅蘭州的國家級新區顯現出勃勃的生機: “以前我以為自己要么在家種地,要么外出打工。沒想到中川鐵路開通后,越來越多的人來到蘭州定居,我當上新市民,在家就能掙大錢,這樣的好事做夢都沒想到,說到底還是沾了鐵路的光哩!”
60年來,蘭州局與時俱進,走品牌引領、自主經營、創新驅動之路,最大化釋放經營活力,在西部爭創一流,以鐵路日新月異發展為風向標,石油、鋼鐵、化工、風電等一批骨干企業崛起在絲綢之路
這是一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綠皮車,它既沒有動車風馳電掣般的速度,也沒有溫暖舒適的空調,卻以低廉的票價吸引著眾多的進疆 “淘金人”,被老百姓譽為開往天山的 “民生列車”。這趟蘭州局每年加開的進疆列車,15年來一共開行452趟,運送進疆摘棉務工人員250多萬人次。
這只是新世紀蘭州局服務經濟社會的一個縮影。西部大開發以來,甘肅省經濟總量年均增長9.7%,寧夏5年平均增長率為10.70%。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確定了開發大西北、改善國民經濟發展布局的戰略決策,蘭州局義不容辭地擔當起了拉動西部經濟建設的重任,為打開甘肅工業大門,開發大西北、造福大西北積極獻計獻策,貢獻力量。
昔日荒涼的絲綢古道煥發出生機與活力,戈壁灘上矗立起了石油化工城、鎳都、銅城、鋼城、衛星發射基地和我國西部最大的水電站。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從這里發射,第一朵蘑菇云在這里升起,第一架無人駕駛飛機從這里飛上藍天。
1978年,沐浴著第一屆全國科學大會的春風,蘭州局大力實施 “科技興局”發展戰略,進行科技開發立項公關,并將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開創了科技進步新局面。1988年,包蘭鐵路 “五帶一體”治沙防沙工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嘉峪關機務段動車車間黨總支書記高戈,是鐵路6次大提速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他感慨地說: “我經歷了蒸汽、內燃、電力、動車時代,總共開過17種車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變化確實太快,以前蒸汽機車牽引列車時速是60公里,現在電力機車牽引列車時速達到160公里,動車組列車又將時速提到250公里。過去從張掖到蘭州要17個小時,現在3個小時就能到達。速度,見證著蘭州局的發展變化。”
“3對客車,年運輸旅客320人次”,這是60年前蘭州局的客運狀況,如今早已成為一本 “老黃歷”。黨的十八大以來,蘭州局主動搶抓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新機遇,驅動創新引擎,打造客貨品牌,成功開行了以 “敦煌號”品牌列車為龍頭的 “天馬號”等十二大客運品牌列車和 “嘉峪關號”“寧煤化工號”等七大貨運品牌列車,41列國際貨運班列駛出國門,實現了西部 “互聯互通”和 “中西亞跨境聯動”,打造了服務“一帶一路”經濟增長新引擎。
60年來,蘭州局持續加強黨建暨企業文化建設,國際化的理念與60年來積淀的先進文化相融合,開啟了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閘門,黨旗,高高飄揚在大漠戈壁
“理念驅動創新,創新激發動力,動力展示活力”。各級黨組織圍繞中心工作,適應新常態,展示新作為,先后多次組織思想大解放、觀念大轉變大討論活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統領黨建暨思想政治工作,大力開展黨員先鋒工程、黨支部創先爭優、企業文化建設等活動,精心培育了享譽全國和全路的沙坡頭精神、青藏線精神,成為引領企業筑夢揚帆、追夢領航的不竭動力,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絲綢之路。
面對高鐵時代的挑戰,蘭州局創新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持續推進運輸一線黨支部建設 “三年基礎工程”,廣泛開展 “適應新常態、創效作貢獻” “安康杯”競賽等主題活動,以“敦煌號”品牌列車 “敢于引領、高標定位,勇于開拓、主動作為,不畏艱難、頑強拼搏,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統籌兼顧、真抓實干”的精神引領全局品牌轉型升級,使 “一流高鐵示范線” “一流品牌列車”等品牌創建升華活動在西部千里鐵道線上蓬勃開展;李延紅工作室、 “飛天馨路高鐵品牌” “玉蘋金牌工作站”等一批有特色、有活力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閃耀在千里鐵道線上。
榮耀60年,輝煌一甲子;砥礪鑄豐碑,任重道更遠。
60年來,蘭州局先后獲得甘肅省“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全國 “愛國擁軍模范單位”、全國 “軍民共建”先進單位、 “中國脊梁”國有企業500強等榮譽稱號。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蘭州鐵路局 西部 世界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 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 甘肅軌道 甘肅技校 甘肅職校 甘肅培訓 蘭州地鐵 蘭州技校 蘭州職校 蘭州培訓 蘭州鐵道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甘肅地鐵專業 蘭州鐵路軌道 蘭州鐵路乘務 蘭州軌道交通 蘭州乘務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專業學校 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