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要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扎實推進,加快走出一條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路子。教育作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人才、促進創新的重要渠道,其協同水平直接決定和間接影響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進程。
京津冀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北京地區集聚大量優質教育資源、擁有高水平師資隊伍,但由于承載力限制,教育資源呈現飽和、外溢狀態;天津教育資源優良,基本與本地承載力匹配;河北優質教育資源有限,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明顯不足。京津冀基礎教育資源配置、高等教育布局和質量、人才規模層次和結構的嚴重不平衡的直接原因是三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不平衡導致教育發展的差異,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卻是三地的區位差異和由此導致的政策壁壘。要促進京津冀教育的合作發展,關鍵是創新體制機制。義務教育階段專任教師受教育狀況呈現梯次分布。高等教育布局結構嚴重不平衡,制約三地的產業布局、人才匯聚以及創新能力。京津冀共有中央直屬高校51所,43所位居北京;京津共有“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39所,河北省僅1所。京津冀人才規模層次和結構顯著不均衡,三地人才培養呈現梯次分布,約75%的研究生培養集中在北京,約60%的??粕囵B集中在河北,天津高等職業教育相對發達。
一、建立聯動機制,開展定期協商,統籌三地教育合作發展
建立京津冀教育合作發展聯動機制,進行定期協商,就教育合作發展規劃、教育資源的優勢互補、教育布局結構的優化、教師隊伍的交流輪崗等進行頂層設計。根據京津冀發展的定位布局,調整教育發展戰略,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二、立足京津冀產業發展布局,促進三地職業教育互補發展
1)建立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招生、培養、實習實訓、發展機制。制定職業教育跨區域招生準入辦法,根據區域產業發展需要布局職業院校,建立以服務、文化和高新技術為核心的北京職業教育集群,建立以機械、冶金、電子為核心的天津職業教育集群,建立以農業、紡織、化工醫藥、石油加工為核心的河北職業教育集群。2)以職業教育集群為基礎,建立區域內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面向京津冀區域內職業院校開放,通過學校購買服務方式,實現基地的日常運轉。3)建立職業人才聯合培養機制,統一規劃職業人才培養計劃、教材、標準,統一三地人才培養規格,建立統一的職業人才庫,三地自由就業,帶動職業教育協同發展。
三、立足區域功能定位需要,建設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體系
綜合規劃京津冀高等教育布局,形成依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以市場為導向的、學科結構合理的高等教育發展新格局,培養符合三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不同層次、不同結構的高等教育人才。北京和天津要建立和完善以研究生培養為核心的教育功能區,河北要建立和完善同本地產業相聯系的本、??平逃δ軈^。建立三個高等教育合作平臺,以北京為核心搭建人力資源互通平臺和高等教育高端合作平臺,以天津為核心搭建職業教育發展平臺和科技創新合作平臺,以河北為核心建立高校產學研協同基地和成果轉化基地。
四、立足教育公平發展需要,建立教育均衡發展的合作機制
靈活配置教育資源,建立京津冀基礎教育合作機制,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1)河北要充分發揮地域資源優勢,通過名校辦分校方式和政府購買教育服務形式吸收北京和天津優秀義務教育資源向河北轉移,促進北京優質教育資源對河北的有效輻射,提升河北義務教育質量。2)政府主導,建立京津冀基礎教育教師交流提高長效機制,搭建京津冀基礎教育教師一體化培訓平臺,提升教育理念、學校管理、教學方式的科學化水平,實現三地教師統一發展、統一培訓、統一提高,充分利用各自資源優勢,實現教師共贏發展。3)建立京津冀基礎教育教師整體提升計劃,利用北京和天津優質的教師教育資源,對教師開展在職教育,建立三地校長教師區域內交流輪崗機制,提升教師的業務素質和專業素養。
五、改革財政體制機制,建立京津冀教育合作發展保障制度
京津冀三地政府根據教育合作需要,購買跨區域的教育服務或者優質教育資源,為師資培養、資源配置和教育質量提升提供資金支持,為教育項目、基地、學校建設等提供資金保障。制定公用經費補貼、減免土地費用或者租金、公建民營、以獎代補的具體辦法,購買和合理配置教育資源。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中國民主促進會 京津冀 提案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