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古代遠游詩人,總是道不盡心中的思鄉情,山水間阻隔的舊人舊貌,滿滿鄉愁的滋味。終也逃脫不了,只能舉頭望明月,或是登高望遠的一種寄托。
時至今日,多少人為生計背井離鄉,又有多少人將他鄉比作故鄉,那時鄉愁就像枯藤的枝蔓纏繞在心頭,每逢佳節亦如窖藏的酒愈來愈烈。回家,就成了春節最樸實的愿望。就如最近一男子用冥幣購買火車票,連“精神病人”也有回家的愿望。
春運,一邊是雷打不動的要回家,一邊是如火如荼高鐵的建設,300這一小小數字讓理想照進現實,從此回家不再是車馬顛簸,不再是“路途”遙遠,大費周章。說高鐵沖淡了鄉愁,將歸途變成短途,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如今,從北京到廣州,便可迎著朝霞走,踩著晚霞歸。坐上高鐵時常回家,聽聽媽媽的嘮叨,嘗嘗家鄉的飯菜,說說鄉音,莫等到“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先衰”,徒去傷悲。高鐵,讓回家路不在難。
高鐵還在改變著,一小時經濟圈,高鐵商務區,快速的出行方式將許多地區融在了一起。它的“匯聚效應”,也正在改變著中國的經濟版圖,縮小著區域之間和城鄉之間差距,這時農村不在閉塞,資金、技術可以很好地流向農村。還可以促進區域產業的轉移,武廣高鐵開通以來,大批廣東客商到湘鄂兩省投資,加速了沿海產業向內地轉移。京津城際的開通運營,天津市接待游客的數量增加了35%,許多餐飲店和觀光景點人員爆滿。此時人們不再“遠游”,農民工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鄉愁也就無可談起了。
這個春運,公眾開始接受高鐵作為主要的出行方式,僅以廣鐵集團為例,廣鐵節前春運15天共計發送旅客1821萬人次,其中高鐵發送旅客1141萬人次,占發送總人數的63%,創下春運歷史紀錄。高鐵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城效應”越來越明顯,人們越來越享受“說走就走”的過程,這更催生許多過年的新方式,比如旅游過年,去另外一個城市體會不一樣年味。
高鐵來了,這個春天,鄉愁淡了。鄉愁是兒時淺淺記憶,回家的行囊,是幾日不見的“短痛”,這個鄉愁高鐵載得動。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高鐵 鄉愁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