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簡稱中國琴會)副會長、古琴名家曾成偉直言,只有專業人才充足了,古琴藝術的普及才能保證。
在古代,文人雅士是締造琴文化的主力軍,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打動才女卓文君,嵇康一曲《廣陵散》名聞天下。而今,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古琴早已走下神壇,走向大眾。在國內古琴制作產業翹楚的揚州,近年來每年生產的古琴有幾萬張,可知全國每年新增學古琴人員至少也有萬人。
相比之下,我省專業人才更加匱乏,目前僅武漢音樂學院、三峽大學開設古琴課,且只是選修課或作為音樂學專業碩士生的研究方向,尚無古琴專業。而北京、上海、天津、四川、西安等地的音樂學院,本科階段均設有古琴專業,以古琴演奏為主,培養了不少專業人才。對此,有專家呼吁,加大湖北高校培養專業古琴人才的力度,將有助于古琴藝術的傳承與普及。
古琴名家曾成偉認為,古琴漸熱與古琴較易入門有關,一般學上三個月,就能彈幾首曲子,不一定彈得很好,但可以做到流暢,并從中找到樂趣。而二胡、琵琶等古典樂器,練幾個月可能還成不了調。“古琴熱的背后,專業人才的匱乏需引起重視。”曾成偉說,目前,高校音樂學院培養的古箏人才比古琴要多許多倍,專業人才不足,導致有人剛學幾首曲子就去開琴館做培訓。
湖北古琴界也在致力于古琴藝術的普及。此次由武漢市琴臺管理處聯合古琴臺伯牙琴社舉辦的2016“古琴公益行”活動,首站將于1月29日在武漢卓爾書城舉行,現場邀請古琴專家舉辦公益講座,中國琴會秘書長楊青的弟子孫寧伯、關永琪現場演奏經典琴曲。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專業人才 更多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