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地方來說,人才是最大軟實力;而盤活人才資源,則是一門硬功夫。如何“擇天下英才而用之”,對組織部門來說,就是要堅持黨愛人才、黨興人才、黨聚人才的原則,給人才更大發揮空間,為地方提供發展動力。
作為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榆林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但人才資源“儲量”,不僅與沿海城市無法相比,就在本省比較,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才短缺的實質,主要是相關制度和環境配套的短缺。經過認真調研論證,我們提出“兩引進六提升”實施“522”人才計劃,即用5年時間,圍繞現代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有色冶金、特色農業、服務業、社會事業等領域,引進50名具有國內外領先水平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2000名高層次緊缺人才、培養提升2萬名高層次高技能實用型人才,繪制出榆林人才工作的5年“路線圖”。
黨管人才是時代賦予黨的崇高職責和神圣使命。鼓勵人才創新、釋放人才效能是我們工作的新目標、新方向,找到凝聚人才、激勵人才、留住人才的核心環節是我們工作的關鍵所在。作為一名組織部門的干部,我愿為這樣的“人才夢”“發展夢”而努力。
相對于引進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是重中之重。在經濟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常態下,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的地位在多個方面凸顯出來。為此,我們建立了11個專家工作站,引進了381名學科帶頭人。比如,我們柔性引進的以單衛星教授為帶頭人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團隊,弄清了西部馬鈴薯晚疫病病菌的種類及形成過程;在清澗成立的紅棗專家工作站,引進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紅棗專家,為南部縣區的紅棗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在各類人才的帶領下,榆林定邊馬鈴薯、佳縣油棗等14個農產品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并獲得了打開國內外市場的“金鑰匙”。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硬功夫 人才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