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的海頭鎮,從字面上就知道是在海的盡頭。海頭鎮是儋州境內距離市區最偏遠的地方。東與白沙縣接壤,南跟昌江縣一江之隔, 西瀕臨北部灣。地理偏僻、交通不便,很多居民甚至一生都沒有離開過鎮上。環島高鐵西環線建設時,考慮到海頭的地理位置,也在海頭鎮設立了一個站點,這給附近居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變化,一起來看一下。
西環高鐵海頭站位于海頭鎮東側地區,站房總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造型采用非對稱的立面形式,紅白色相間的外立面,格外清新雅致。和其他車站相比,海頭站的建設進展相對有些緩慢,為了保證在西環鐵開通前車站正式竣工,現場到處是工人忙碌的身影。
現場施工人員顧師傅介紹,目前他們采用三班倒的辦法,24小時不間斷施工,爭取在2天內,完成最后的裝修收尾工作。海頭站位處于儋州、白沙和昌江三市縣交匯處,建成通車后將方便以上三市縣11萬人的出行。除此之外,西環高鐵的建設,也給附近的不少村莊帶來了商機。
儋州市海頭鎮嶺地村委會蒔園上村村民薛大哥說,村里以前主要是以務農為主,種植低產的甘蔗謀生,一年也掙不了多少錢,只能夠解決溫飽問題。2013年,西環高鐵入駐海頭鎮,并在蒔園上村征地建設,不僅讓大家得到了征地補償款,還讓村民們看到賺錢的契機。不少外來工人在村里租房、吃飯,村民們外出打工也有了一個好去處。
薛大哥說,因為海頭站與蒔園上村僅有一墻之隔,距離非常近,所以大家參與施工建設也方便。村民們自發成立民間的運輸公司和勞務公司,承接高鐵的土方、水泥等小工程,既幫助了高鐵的建設,還讓村里的村民富裕了起來。不少村民通過承辦高鐵工程發了家,在村里建起兩層小樓,生活過的比以前好多了。而整個村的面貌都發生了改變,原來的土路也變成了現在的水泥路,顯得更加干凈整潔。
薛大哥說,自己家就在高鐵站旁。旅客一下車,一眼就能望到自己的房子。為了不給鎮上丟臉,他也用征地的補償款將自家的房子的外觀重新裝飾了一遍,現在正準備新建一棟房子,用海頭鎮漁家特色風情進行裝飾,讓第一次來海頭的旅客一眼就能感受到海頭鎮的風采。其實,由于距離海頭站僅有不到50米的距離,大家日常的休息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不過全村沒有一人抱怨。
儋州市海頭鎮嶺地村委會蒔園上村村民薛平桂說,路通則財通,以前自己從海頭鎮趕往海口或三亞,先要坐公交趕到儋州那大鎮,再從那大轉車,最快也要三個多小時。如果高鐵開通只需一個小時就能趕到,既安全又方便。
儋州市海頭鎮嶺地村委會蒔園上村村小組副組長符英豐說,這兩年,僅僅是高鐵站的建設,就帶動村里人的收入翻了2倍。高鐵開通后,作為面向旅客的第一站,相信大家會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高鐵 西環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