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于蒼則蒼。教育,始于家庭。”“教育孩子,父母要先自我教育。”“在家校共育的實踐中,濱州無疑是先行了一步,開了個好頭。”……
“濱州‘家校共育’合作示范區建設教育創新與發展研討會”日前在山東濱州經濟開發區實驗中學舉行。數百名來自全國各地專家學者、教師及家長代表共聚一堂,為中國家庭教育的發展出謀獻策。
呂春勇在會上說,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濱州市新城區, 2001年成立,2013年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版圖面積189.2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辦事處,188個行政村,社會人口20萬。全區現有中小學13處,專任教師740人,在校生12925人;區實驗幼兒園、街道中心幼兒園及小學附設幼兒園11處,幼兒教師257人,在園幼兒2780名。近年來,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教育事業實現了突破性發展;在立足于“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同時,充分認識到“教育的教育” ——教師教育和家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將“大教育”納入全區總體發展規劃,并付諸實施。
依據濱州經濟開發區的“大教育”發展戰略構想,濱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與北京大學“三寬家長教育”課題組、三寬家長教育科學研究院實行戰略合作,用3年時間,在開發區共建“蒲公英?家校共育暨家長教育服務工程合作示范區”,實施家長教育、教師培訓、學生成長、公民教育“四大工程”,通過全方位、多領域深度合作,傳播和普及科學家庭教育理念,幫助開發區城鄉家長更新觀念,擺脫困惑,走出誤區,讓全區廣大兒童少年在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中健康成長。
據呂春勇介紹,自2015年4月合作啟動以來,“家校共育”示范區共舉辦8期60場培訓和8次沙龍咨詢活動,其中教師培訓30場,參訓教師近1萬人次;家長培訓30場,參訓家長4萬人次。家長和教師的參與度和學習熱情之高前所未有。通過教師的全員培訓,不僅使開發區全體教師進一步更新了教育觀念,提高了師德水平,而且掌握了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為今后更好地進行家校溝通打下了良好基礎。許多教師反映這是“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培訓”,并因此受益很大。通過對家長的培訓,使開發區廣大家長發現了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認識到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掌握家庭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多數家長表示收獲很大,并紛紛表達對北京大學專家和開發區教育局組織這一“民心工程”的感激之情。
研討會上,北京大學“三寬家長教育”課題組組長、三寬家長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蕭斌臣分享了“三寬”團隊與濱州經濟開發區合作共建“家校共育”示范區的體會。他說,“三寬”團隊立足北京大學,現有專家、講師、咨詢師344人,是國內迄今為止學科門類最齊全,研發成果最多,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家長教育機構,在6年的發展歷程中,創建過很多的第一,包括第一個給經過系統學習的家長頒發合格家長證書,第一個發布家長教育現狀《白皮書》,第一個連續舉辦4200余場家長教育講座,第一個與團中央聯合舉辦“蒲公英 全國家長教育服務計劃”等。而最有突破意義的工作就是與地方政府、關工委、教育局聯合共建“家校共育”示范區。
蕭斌臣認為,開展“家校共育”對于學校和家庭而言是戰略雙贏,不僅不會增加學校的工作負擔,還會全面緩和家校矛盾,改善家校合作關系,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子女教育質量。“家校共育”的最大受益者當然是在校學生,它可以把學生從錯誤、功利的家庭教育環境中解救出來,從繁重的應試教育中轉移到創新教育中來;“家校共育”還是公民教育、全民教育的重要推手。從家長教育、“家校共育”入手,終極目標是要改善一方教育生態,提升一方公民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
教育部關工委常務副主任、中國家庭教育協會副會長傅國亮先生,中國教育發展中心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周滿生先生先后做了主題發言。
周滿生表示,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永遠的背景底色,因此家庭教育的主題、方向和根本任務是“樹人”、“育德”,是培養人,這一點需要讓所有的家長都明白。他借鑒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價值觀”的形象闡述,說現代教育結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家庭教育就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好這第一扣至關重要。
此次研討會由濱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濱州市教育局、濱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辦,濱州經濟開發區關工委、區教育局、北京三寬家長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濱州 山東 研討會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