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0多歲的河南省濮陽縣翟莊村村民李漢芝,10多年前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如今已經是村里有名的致富帶頭人。
李漢芝說,自己所在的村子在黃河灘區,耕地雖不算貧瘠,但起早貪黑地勞作,村民們仍然擺脫不了貧困的枷鎖,當時自己家貧困又是猶為突出的:一家五口擠在三間低矮的瓦房中,面對體弱多病的高齡母親,嗷嗷待哺的一雙兒女,作為家中頂梁柱,他曾度過多少個不眠之夜。
后來,受到村里有人去阿聯酋當建筑工人致富的啟發。而立之年的李漢芝輾轉來到南京高職校,接受一個多月的強化培訓。
李漢芝說:“沒想到學校的培訓中心能為這么多工種準備這么好的實訓場地,每個工種都有兩個以上的培訓教師,分別負責理論與實踐,真是太精細了。”
此后,李漢芝與工友們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與學習條件,更加全身心投入學習。記誦理論知識、進行技能培訓……1個多月之后,熟練掌握了瓦工、木工和鋼筋工等建筑工種的技術,順利通過考試,成為中建(南洋)發展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到新加坡務工,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出國夢”。
談到這個,李漢芝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說:“多虧有了南京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讓我成了一名技術藍領!”
在新加坡,李漢芝憑借過硬的本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贏得了外方管理層的信任,很快就被提升為工長。他與外方簽訂的是“2+1”合同,可以在新工作二年,最多可以延至三年,可由于他表現突出,外方破例讓他工作四年才回國。在李漢芝的帶領下,濮陽籍的工友在新加坡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工作踏實,講求質量,樹立了濮陽人的良好形象,外方對濮陽國際合作公司每年都增加選招指標。
李漢芝在新加坡4年,掙回了人民幣65萬元,將家中低矮的瓦房換成了三層小樓,還開了個汽車修理店,當上了老板。
李漢芝的致富經驗在全村、全鄉傳開。遠近的老鄉都來找他,學習經驗。李漢芝在自己致富的同時,也主動向街坊鄰居傳授出國務工經驗,推介出國項目。他還和市國際合作公司合作在村里建起了出國勞務咨詢報名點,還對農村青年進行面對面、近距離的宣傳動員,傳遞出國打工信息,宣傳政府扶貧及陽光工程培訓的優惠政策,并不辭勞苦為本村及附近的農民出國打工跑前跑后,熱情服務。他還用自己在國外掙到的錢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人解決出國前期的費用,幫他們走上致富路。
兩年來,在李漢芝的幫助下,全村已有100余人出國打工,每年為村里掙回三四百萬元人民幣,僅每年到日本做短期水產的女工就有30人左右。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國門 職業教育 最好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