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我已經擔任全國人大代表8年?;赝@幾年,繁忙的本職工作和緊張的代表培訓、調研、視察等活動,讓我累并快樂著,履職過程中經歷的一些事難以忘懷。
教室里的冰水
二十多年的從教經歷讓我對教育充滿感情,作為基層教師代表,我希望多為基礎教育鼓與呼。
2008年春季開學,依然春寒料峭,我到農村學校調研。正值課間操時間,孩子們都在院子里玩耍,那一張張凍得通紅的小臉、一雙雙紅腫的小手,讓我仿佛看到三十年前的自己。在教室,看到飲水機里飄著一層薄薄的冰,我的眼圈紅了。
座談時,有的老師說:現在國家很重視教育了,蓋了教學樓、配了很多東西,但是學校經費還是太少,很多想辦、該辦的事辦不了,你看為了省電,咱教室里的飲水機冬天就不用;還有一些學生離家遠,中午回不去,早晨從家帶來的飯菜中午都冰涼了,咱也沒地方給熱一熱……
調研回來,我心緒難平,沒想到國家推行了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農村學校還面臨那么多的困難和問題,更沒有想到城鄉學校的差距那么大。為此,我一方面在全國兩會上呼吁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為農村學校培訓心理咨詢教師;另一方面積極向當地的領導匯報調研的情況,希望推動問題盡快解決。
臨沂市委市政府對此非常重視,撥付??罱鉀Q學校熱水熱飯問題。臨沂市團市委、慈善總會與志愿者、愛心團隊牽手共建“愛心廚房”,該工程自2010年啟動實施,現代化的小廚房陸續在農村學校落戶,學生們逐步告別了吃煎餅、喝涼水的日子。
這幾年,我多次到農村學校調研,隨著校園安全工程和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工作的推進,各級政府對教育的投入都不遺余力,學校硬件設施、管理水平快速提升,老百姓們讓孩子在家門口接受優質教育的夢想,正逐步變成現實。
第一次列席常委會
2008年12月,我受邀列席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會前,我結合審議的議題到地震局開座談會,到學校、教體局、團委等單位調研義務教育法實施情況,找老師們座談,搜集、整理大家的建議,力求把更多的建設性建議帶到會上。
6天的審議對我來說就是一場頭腦風暴,常委們在審議法律案時的嚴謹精準,審議報告時的不回避問題,列席的法學教授發言之深刻,無不讓我折服。
分組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修訂草案)》時,召集人李肇星提議:“列席的代表遠道而來,請他們先說說吧。”起初我有些緊張不敢發言,在李部長的鼓勵下,我提出自己的觀點:一是修訂草案對汶川地震抗震救災的成功經驗予以制度化,對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水平作了詳細規定,但缺少對捐贈款物的公民、法人、組織給予稅收方面的優惠規定,建議增加相應的條款;二是建議把5月12日定為“防震減災日”。在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時,我用一系列數據說明了臨沂市在義務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目前面臨的困難,提出“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導致財力差的地方教育投入不足,造成區域內教育發展不均衡。教育是為國家培養人才,應該五級政府辦教育,建議加大中央財政和省財政對東部欠發達地區義務教育的投入。
每一次發言,常委們都聽得很專注,對我所調研的數據,委員們也很感興趣。時任副委員長桑國衛說:一名小學教師能調研那么多數據、帶來這么多信息,說明來之前認真備課了,人大需要這樣的代表!這樣的話語,激勵我每一次列席之前都做更全面的調研。
村小的期盼
2012年,我到一所村級小學調研。這所學校有50多年的歷史,主要接收附近6個村的孩子上學,目前6個年級不到150人,8位老師大部分是民辦教師轉正的,平均年齡50多歲……
隨后,我又到沂南、蒙陰的村級小學調研,看到了簡陋的校舍,領教了什么是復式教學……結合調研,我先后撰寫了《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育公平》《改進研修方式,提高研修實效》等建議,在《關于建立國家教學資源庫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建議中,提出“建立音體美課堂教學網絡平臺,讓沒有音體美專業老師的農村學校的孩子們通過網絡接受優質教育,助推國家課程方案的落實,解決農村學校學科結構性缺編問題,促進均衡資源協調發展”。
教育部對這幾條建議非常重視,安排專人與我電話溝通辦理情況,邀請我到北京面對面答復如何辦理。
這幾年,國家陸續出臺了保障村級小學經費的辦法,一師一優課正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開展,教師遠程研修的方式和要求都有較大的變革,如城鄉教師定期交流制度、教師在晉升高級職稱時必須有一年農村工作經歷的剛性要求,均衡發展推進過程中各村小配齊圖書、儀器,“分散教學、集中吃住”的新模式嘗試,無不讓我們看到農村教育的希望。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農村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