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始,按照省委和省委統戰部部署要求,在張家界市委、市政府積極引導和支持下,全市統一戰線制定落實《一家一·助學就業同心溫暖工程實施方案》,突出“幫助一個孩子學得一項技能,帶動一個農村貧困家庭脫貧致富”的理念,重點扶持職業教育,教育扶貧、社會扶貧、精準扶貧成效明顯。
2015年,張家界共籌集助學資金1202.2萬元,新辦“同心班級”56個,資助貧困學生3181人(其中職業教育貧困學生2746人),創建了張家界旅游學校、慈利縣職業中專、桑植縣職業中專3個助學基地,實現了統戰系統各單位參與全覆蓋、職業技術學校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資助全覆蓋、在職校學習的農村籍新生資助全覆蓋和兩區兩縣項目實施全覆蓋。
凝心聚愛
作為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張家界經濟社會欠發達的特征仍然明顯。為解決項目資金籌集的問題,多措并舉,充分調動和凝聚各方資源和力量。
首先,全市統一戰線所有單位和團體全員100%參與籌資。其中,民盟市委、致公黨市委爭取黨派中央、省委支持,分別籌資120余萬元,創辦“同心班級”12個。同時省“一家一”項目辦為張家界安排財政扶貧資金180萬元,資助職業教育“同心班級”9個,重點解決農村建檔立卡戶的貧困學生接受職業教育的問題。
其次,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扶持。其中,市政府安排項目引導資金200萬元,各區縣都同步投入了一定的配套資金。按照實施方案,資助貧困學生兩年四個學期,每學期1000元/人,每班50人計算,每資助一個“同心班級”需投入幫扶資金20萬元。其中,各項目參與單位每籌資資助一個“同心班級”,市財政項目引導資金同步配套5萬元,參與單位實際需籌資15萬元。永定區還為張家界旅游學校每個“同心班級”同步配套3萬元。
再次,全社會廣泛參與。張家界浙閩粵商會、益陽商會、邵陽商會、臺商協會、香港房角石協會、株洲市教育基金會等社會組織,瀏陽河集團、宇達旅游、美達制衣、張旅集團、天門山索道等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積極參與“一家一”項目的實施,捐助資金總額達千萬元。其中天門山索道公司一次性捐資100萬元。張家界旅游學校校友和教職員工自發參與進來,捐助了一個“同心班級”。
精準實施
一家一個添希望,精準實施暖人心。
今年實施方案印發以來,按照職業教育幫扶、特困結對幫扶、其他重點幫扶三種不同幫扶方式,采取社會籌集資金、財政扶貧資金、項目引導資金三種不同資金來源,張家界市委統戰部會同教育、扶貧部門和實施學校,對貧困學生基本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分類篩選,建檔立冊。
新學期開學之初,對各職校入校新生按在校學生、農村戶籍學生、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分類造冊,確保把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貧困學生篩選出來,讓有限的幫扶資金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具體操作中,職業教育幫扶以幫助一個家庭有一個孩子學得一門專長并推薦就業為主要方式,對職業學校“同心班級”的每名貧困學生每年給予2000元資助,幫扶時間為2年;同時組織項目參與單位為每個“同心班級”派出“同心輔導員”,與受助學生結成長期幫扶對子。特困結對幫扶則從教育部門摸底建檔的數據庫中分級分類,篩選出亟待長期幫扶的特困學生,實行“點對點”直接幫扶、持續幫扶。其他重點幫扶方式也具有明顯的針對性,以偏遠的鄉村學校為主,通過資金資助、物資資助、支教活動等不同形式,重點幫扶一批在校貧困學生。
同時,為了讓資金使用規范公開。張家界還完善項目實施的各項檔案資料,監督項目引導資金撥付和使用,嚴格按照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各項制度要求規范運行。捐資單位直接參與監督,定期組織開展項目實施情況的督促檢查,并通過門戶網站等平臺適時通報。
共鑄品牌
“一家一·助學就業同心溫暖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實施好,關鍵在于加強組織領導。
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李微微多次到張家界旅游學校、桑植縣職業中專實地調研;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黃蘭香明確要求把“一家一”項目辦成精準扶貧的德政工程和品牌工程。張家界市委書記楊光榮、市長王志剛等領導也多次實地調研項目開展情況,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委統戰部部長劉群自始至終關注和指導項目實施,赴三個助學基地參加系列“同心班級”的開班儀式,與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交流。
同時,張家界市縣兩級均成立了“一家一·助學就業同心溫暖工程”領導小組,印發了《實施方案》,做到了有人管事、有章理事。2015年,共召開各類推進會、調度會11次,及時研究和解決了項目實施過程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實現工作常態化管理,確保項目穩步推進。
為建立長效考核激勵機制,張家界提出 “五個納入”辦法,將項目實施情況納入市委對各區縣委和市直相關單位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納入對各區縣委統戰部年度統戰工作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對市直統戰系統各單位、各民主黨派市委機關、各統戰團體年度考評的重要內容,納入相關單位干部職工年度考核和評優評先的重要考核內容,納入黨外代表人士綜合評價體系,作為政治安排和實職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
同時,開展經驗交流,評選表彰“一家一”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包括“優秀同心輔導員”和“同心·勵志少年”,鑄就教育扶貧、社會扶貧、精準扶貧品牌。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職業教育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