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篇題為《大學生,你不失業誰失業?》的文章,通過各種新媒體廣泛傳播。
文章說,如今的大學生呀,上課“清醒沒有發呆多,發呆沒有睡覺多,睡覺沒有玩手機多”,下課“自修沒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沒有看連續劇多,看連續劇沒有游戲多”,對頹廢的大學校園鞭笞,可謂是入木三分。
另一篇網文《看一眼凌晨四點的哈佛,就會明白中國缺什么!》也成為朋友圈的熱帖。文章透露,哈佛校園里“不見華服,不見化妝”,凌晨四點圖書館里仍然“燈火通明,座無虛席”,滿眼都是挑燈夜讀的學生。中國留學生感嘆,在哈佛一周的閱讀量相當于在中國一流大學一年的閱讀量。
兩篇網文能引起廣泛轉發和共鳴,等于非常明確地告白,我們的大學教育出現了不可回避的問題。也正因為此,在全社會對人才需求極度饑渴的當今時代,卻常常可見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反常現象。所學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課堂理論與社會實踐相去甚遠,大學幾年“混”字當頭,這些可怕的現實,已經宣布我們的大學教育病入膏肓。
近年來,招聘單位常常會“擇低”錄用,情愿選擇錄用大專生、職高生而不愿招聘本科生、研究生,而職高、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率,也往往比很多高高在上的名牌大學更值得炫耀。
說實話,幾年前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家長,對杭州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在初中畢業就把大約一半學生納入職業教育范疇難以理解。當然,大家對職業教育的抵觸,實際上是對大大落后于社會需要的職業教育的抵觸。
職業教育大多脫胎于曾經的中專、技校,這些學校一度培養了中國教育的第一批畢業即失業的學生,學無所成,無技無能,且校風、學風敗壞,是這些學校的壞標簽。把孩子送進這樣的學校,大多數家長自然會有抵觸情緒。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當“藍翔”等一批社會辦學的技能培訓機構風靡一時的時候,公辦的中專、技校逐漸落寞,招生幾乎全都難以繼續。
那些招不到學生的中專、技校擔綱的職業教育,也想當然是不受歡迎的。多年后的今天,職業教育走到了哪一步?
十年河東轉河西。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300名學生變身“電小二”,在“雙11”當天創造9億銷售額的新聞,讓人震驚之余,也不能不讓大家對如今的職業教育刮目相看。
培養“招之能用,用之有為,為之成才”的學生,應該是職業教育肩負的使命和任務。
浙江商職院能夠在社會用工對電商人才如饑似渴的時候,把企業引進學校,讓學生在實務中學習,把校園變成真刀實槍的職業訓練場,確實讓人對職業教育陡增信心。經過“雙11”實戰訓練的學生,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和運營能力,絕對比紙上談兵的大學生更接地氣,所以也一定在求職中更富有競爭力。
培養的學生在職場有了競爭力,職業教育在教育領域的競爭力也就會隨之水漲船高。而社會所實實在在需要的職業教育,想必正是這樣的。
培養的學生在職場有了競爭力,職業教育在教育領域的競爭力也就會隨之水漲船高。而社會所實實在在需要的職業教育,想必正是這樣的。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職業教育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