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學科專業建設。任何脫離學科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都是形式主義,必須加強高校學科專業建設,突出辦學特色。2013年以來,重慶市實施了特色專業、特色學科、特色學校建設“三特行動計劃”,每年資助3000萬元,已評選建設特色專業點120個、特色學科專業群50個。下一步,將進一步根據需求導向,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類型結構,加大特色學科專業建設力度。
二是課程建設。課程與教學是人才培養最基礎、最關鍵的環節。完善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是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核心。近年來,重慶市積極鼓勵高校挖掘專業課程中的創新創業資源,推進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多所高校開設了就業創業指導課程。
三是協同育人機制建設。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質是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必須要增加他們了解社會、參加實踐的機會。為此,要堅持開門辦學,推進政產企研之間多種形式的合作互惠、協同育人。目前,重慶市已有17所高校與相關行業企業合作建設市級協同創新中心24個。下一步,將進一步健全協同育人機制,加強實踐教育。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和技能大賽,增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是“眾創空間”建設。目前,重慶市已啟動在高校和科研機構打造示范性眾創空間100個以上、推出科技成果轉化示范案例100項以上的“雙百示范行動”,55所高校參與。下一步,將繼續加強大學生創客空間建設,把眾創空間的建設發展過程與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學習訓練過程融為一體,大力引導、鼓勵師生創新創業。
五是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是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關鍵。近年來,重慶市建設了111個高校創新團隊,按管理類10萬元、自然科學類30萬元給予了資助;對協同創新中心科研隊伍建設,分別予以了300萬元的專項支持。下一步,將探索把教師帶領學生創新創業折算成工作量等辦法,遴選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到行業企業掛職鍛煉,提高教師創新創業教育的能力。同時,建立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建設制度,擬聘請1000名各行各業優秀人才,擔任創新創業課授課教師或指導教師。
1.實施人才培養機制改革,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供制度保障。一是按照立德樹人的導向要求各高校根據辦學定位和自身特色深入調研,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將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二是改革教學管理制度,推行休學創業和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等,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課程體系等進行改革,注重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2.實施項目帶動,大力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建立了以國家級大創項目為引領、自治區級大創項目為主體、校級大創項目為基礎的三級大學生創新試驗計劃項目體系,我區每年投入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項目的經費約為700萬元。2012年以來,有400個大創項目入選國家級大創項目。
3.實施教師專業能力實戰實訓計劃項目,提高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為積極推進專業課與創新的有機融合,提高課堂創新教育實效,我們根據教師的專業和承擔的教學任務,采取剛性和柔性相結合的方式,分期分批組織教師深入到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作一線頂崗或掛職。2012年以來,每年實施100項,每項資助經費1萬元。
4.實施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建設工程,強化創新創業實踐。在教育部和自治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積極籌措資金,加大實驗室和實訓基地建設。“十二五”期間,新建高校教學實驗室100個,繼續加強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實訓基地)建設。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和工程中心、教學試驗示范中心建設,并制定管理辦法,鼓勵開放共享。支持并鼓勵高校通過多種形式加強校外實踐基地建設。大力加強實驗實訓環節教育,加強實驗實訓條件建設。
5.實施協同創新育人工程,合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推進產學研用協調發展,推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利用等工作的創新。緊緊抓住高校團隊式對口支援的大好機遇,實行多種形式的校校聯合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從多年的實踐看,這種方式整合了社會優質教育資源,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教育廳 教育改革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