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招錄新教師的時節,洛陽師范學院附屬中學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楊麗就異常焦慮,面試、聽課……所有這些環節下來,令她興奮的不多。“這些大學生的素質都不錯,但就是不會講課。”她和同事要把大量時間放在對新教師的培訓上,從最基本的備課、上課、磨課教起。
欒川外國語實驗中學校長李志忠也有同樣的感受。年年招新教師,但很難招到合適的,入職培訓“費時費力”。
大學4年,學生學會了寫論文,考試也合格,拿到了畢業證,為啥還要再培訓,他們究竟缺哪些能力?
一線的校長們是這樣說的:“不懂基本的授課技巧,不會表達也不會提問。”“不會改作業,不會留作業,更不會分析試卷。”“不會把握課堂節奏,不會組織教學,一節課經常會陷入混亂。”
當這些刺耳的話傳到洛陽師范學院黨委書記時明德耳中時,他非但沒有生氣,反倒請中學校長到學校座談,讓他們歷數師范院校的“不是”。
對話讓洛陽師院的校領導們開始重新反思師范院校的培養方式:課程結構過于注重學科體系,教育學、教育史、課程論等理論性強的專業課占到70%以上。本科生只有一個月的實習時間,難以學會實際授課技能。盡管這些年該校一直在推行師范教育改革,努力增加學生的實踐性,但力度仍然不夠。“改,必須改!只學書本不行,還要拿出大塊時間到實踐中去,向優秀教師們學習”。
2013年,洛陽師院成立了一個名為“211”的實驗班。這個班的使命是探索師范院校新的培養模式,傳統的大學課程被分為兩段,即前兩年為基礎教育階段,后兩年為技能實習實訓階段。
大一、大二學年按大類教學,傳授較寬的專業基礎知識。專業不同,培養方案相同。從大三起,學生到洛陽師院附中、復興學校、復興幼兒園等協作學校實習實訓,內容包括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教育調查研究和行政管理等,特別強調要學會備課、分析試卷、布置作業等實用的教學技能。兩年實習結束后,畢業生要能站穩講臺。同時,這個班實行淘汰制,年度考核不合格及排名在后2.5%的學生退出實驗班。
實驗班全新的培養方案很快吸引了該校數百名師范生報名。經過嚴格的測試挑選,30名來自中文、生物、數學、英語等10多個師范專業的學生進入實驗班。
教學實踐中練出當老師的真本領
2013年9月,在大學“啃”慣了書本的實驗班學生們歡呼著跑進實驗學校。然而,中學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樣簡單。
剛到學校第一天,實驗班學生孫謙謙就蒙了。早上7點半到校,管理早自習;上午聽課三節,撰寫反思材料;下午集體備課,還要準備班級活動。直到晚上7點,孫謙謙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宿舍。這樣的實習,她感覺比在大學上課累10倍。
而實驗班學生王艷云接到的第一個任務是批改作文。當她把批改后的作文交給中學的導師時,導師卻提出了一堆問題:學生對這個作文題目完成得怎么樣?他們存在哪些共性的問題?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在這類題目上的寫作水平?改作業還有這么多門道?王艷云很吃驚。
對大量實習生參與教學,附中的一些老師也有看法:學生進課堂會擾亂班級秩序;平常的工作就忙得轉不開身,哪有時間教徒弟;有的學生不明白學校規則,盡幫倒忙……
因為沒有經驗,還真有幫倒忙的事兒發生:有個孩子跟實習班主任說肚子疼,要請假出校買藥。這位大姐姐當然批準了。誰知道學生離校后,到晚上9點多都沒回來。這可急壞了老師和家長,全城找人,最后終于找到了在外打游戲的孩子。
“既然是實驗,肯定會遇到困難”,附中和大學的老師們攜手,用盡辦法幫助這些學生渡過難關。
實習學生的心終于沉了下來,沉入了課堂。讓我們來聽聽他們學到了什么——
杜松松學會了比喻。“老師,樂譜上的那個圈是什么意思呀?”一年級的孩子們問。“是休止符。”松松說。導師告訴松松,跟小朋友要這樣解釋,“我們過馬路的時候,看到紅燈要停下來。這個圈圈就是樂譜中的紅燈”。
李瑞芳學會了沉穩。兩個女生喝酒喝暈了,怎么辦?導師說,先別慌,把孩子帶到辦公室再問原因。原來是兩個孩子沒考好,借酒消愁。經過及時疏導、安慰,她們乖乖回了宿舍。“導師們各個是大俠,遇到問題總有秘籍。”學生們總結道。
第二學期,實習學校組織了一次展示課活動。導師們發現,徒弟們的進步真不小。“明顯自信了,講課時不徐不疾,臉上有了笑容,手也不抖了。”“提問層層遞進,揪住了學生的心,沒有人開小差了。”“作業布置得巧妙,難度恰到好處。”
找到師范教育改革著力點
在實驗學校“摔打”一年后,洛陽師院的領導想把這些“長了翅膀”的實驗班學生放出去,試一試本領。
今年9月,王滿莊信心滿滿地走上欒川外國語實驗中學的講臺。校長李志忠在聽了他的課后,贊不絕口:來了就能上崗,一聽就感覺到不一樣。我一個月給1000元工資。像這樣的學生,來多少,我們要多少。
孟首源奔赴新疆哈密支教。維吾爾族學生的評價是:特喜歡這位年輕的老師,講課很有趣,一點兒也不打瞌睡。
“實驗學校要選擇優秀的教師擔當導師,大學要對中學導師有明確的指導和考核”。
“師范生的基礎課程還可以進一步地改造,砍掉過時、艱深的內容,同時,還應該補上實踐技能、職業道德這幾門課,讓本科生的學習更加聚焦學校、聚焦課堂”。
具體負責實驗班教學的孟憲樂教授對記者說:“這個培養方案打破了原先學科知識的傳統思維,從目標開始倒逼學習內容。現在看來,這樣的改革是有效果的,我們尋找到了師范教育改革的著力點。”
參與這項改革的楊麗說,雖然培養教師是大學的任務,但作為中學教師參與其中,使大學教學與中學課堂教學直接對接,縮短了畢業生的就業適應期,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要把這個項目堅持下去,而且還要做得更好”。
西北師范大學副校長劉復興教授在評價洛陽師院的這項改革時說:“注重實際能力培養,加大實踐環節教學,應該是師范教育改革的方向。”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洛陽 師院 一線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 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