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條件的技師學院將納入高等學校序列”、“特級技師待遇參照教授級高工執行”、“取得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高級技工學校和技師學院畢業生學歷與大學專科同等”……去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職業教育新政密集出臺,這意味著職業教育已迎來黃金時期。
其實,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本質上根本沒有優劣之分,差別在于教育角度不同。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考生的擇校觀已發生改變,過去選擇職業院校是被動無奈的,如今很多考生則是根據自己實際主動做出選擇,而且在基于對職業教育的認知,這種自覺的擇校行為漸成新常態。
校企深度合作帶來高質量就業
溫州技師學院是一所擁有強大技能型師資隊伍的綜合性技師學院。這里優秀的教師讓莘莘學子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作為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單位,溫州技師學院培養出無數的優秀畢業生。
中國烹飪大師、中國烹飪名師周雄、鄭佐波、李偉士,浙江省首席技師、全市“551”人才培養對象邱建忠,作為溫州唯一的代表參加浙江省金藍領巡禮展示的2012屆服裝專業畢業生唐程程等,他們都是活躍在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畢業即就業,是因為校企合作給學生提供了鍛煉機會,提升了就業能力。多年來,溫州技師學院一直積極探索“全方位、多元化”校企合作新模式。
該學院目前已與300多家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正泰、圣邦、法派、飄蕾、云天樓、萬和豪生等知名企業都是學院“緊密型”合作企業,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提供了更接近實際工作崗位的機會和平臺。
在就業形勢較嚴峻的情況下,該院畢業生就業率均維持在97%以上,畢業生就業待遇優,發展好,其中4名畢業生被評聘為溫州市首席技師,1名畢業生被評聘為浙江省首席技師,2名畢業生被確定為溫州市“551”人才培養對象。
中考前交通技校已有三成學生報名
如今學歷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我國社會正逐漸從“學歷型”社會向“能力型”社會轉型過渡。
溫州交通技術學校有關負責人說,像現在許多公司企業在選人用人上,在學歷和能力之間,他們就更重能力和職業技能。這些面臨轉型升級企業,對熟練技工的渴求遠遠超過擁有驕人文憑的大學生。
該校是一所集技工教育、汽車駕駛短訓、職業技術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為一體的省級重點交通類技工學校,還擁有溫州地區唯一一所經省勞動部門核定的溫州市汽車運用技術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是培養溫州交通技術人才的“搖籃”。
學校最大辦學特點就是校企合作。學校和我市眾多汽車維修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各個企業直接進校園挑選人才,畢業生就業率自然就高。該校有關負責人說,今年中考前,學校就已有五六十名學生預約登記報名,占招生人數的三分之一。
據了解,學校計劃在洞頭征地擴建,建設大客、大貨和城市公交駕駛員培訓基地,加大交通各類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規模。
不少“海歸生”到工貿技師學院再讀
學習傳統文化不僅促進良好校風、學風形成,而且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正確價值觀樹立,因此也更吸引“海歸生”報考。這是浙江工貿技師學院多年推行傳統文化教育實踐的結果。
在該學院副院長程瑞存的推動下,學院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學校專門編制德育讀本,把《弟子規》《三字經》《大學》《中庸》等經典古文納入其中。
傳統文化教育深深影響著該學院學生的學習方式、行為習慣、職業規劃,也促進了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杭鋼集團、金麗溫高速公司、甬臺溫高速公司等大型企業作為長期就業合作伙伴對該學院畢業生予以高度認可。秉持“德為先,藝為本”的教育理念,該學院畢業生楊忠敏創辦溫州大家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林寶貴開辦德藝設像工作室,取得巨大成功。
程瑞存說,傳統文化特色教育及強大師資力量吸引了大批學生主動到該校報名預約,目前該校預約登記的學生幾乎占了招生總數的一半。
一些學生出國學習回來仍然選擇技師學院就讀。程瑞存說,一雙胞胎吳姓兄弟出國前,中考成績都是600多分,在意大利學習一年,去年回國,便選擇該校繼續就讀;今年也有一位在意大利讀了兩年經濟專業的女學生來報名,該女生感覺在國外沒學到什么,回國后拿著當年500多分的中考成績單報名該校電子商務專業。
浙江工貿技師學院是全省唯一一所完全依托高職院校辦學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可提前感受大學校園文化,且“3+2”辦學形式也解除了直升高職的后顧之憂。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