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另類勵志標語成為新聞頭條:“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要成功,先發瘋,下定決心往前沖”“寧可血流成河,也不落榜一人”……當下,考場就是戰場,充斥刀光劍影。隨著放棄高考選擇出國人數逐年增多,生源危機來臨,高等教育入學率逐步提高,高考仍舊如此瘋狂“拼殺”的背后不過是在爭搶優質生源。
而對于高考考生和家長來說,也要及時轉變觀念,理性看待高考,不必將高考看作是人生的一個終極“判決”,只要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務實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深造方式,也必將能夠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更多的職業成就感和滿足感。
然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最終能進入清華、北大、985院校者畢竟還是少數,大多數人只有就讀一般本科院校或高職高專院校。隨著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時代,精英教育正在滑向職業教育,就讀一般大學的回報率低于計劃經濟時代,曾經的大學生是“天之驕子”,一畢業就擁有一份光鮮的工作,有不錯的收入,而如今,更多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拿著一紙文憑,終究還是要從一個普通人做起,從一份平凡的工作做起,從基層、底層開始奮斗。
高考顯然不是人生的終點,也不是學習的終結,它只是生命中的第一道坎,大學的經歷也無法決定未來的職業能否取得成功。一些本科院校的專業設置無法滿足社會需求,無法和具體崗位標準對接,“畢業即失業”正成為很多大學生的“宿命”。這些年,本科生甚至碩士生走出學校,不得不曲線就業,“回爐”職校學技術的新聞屢見報端。
市場經濟時代,上大學不僅是一種消費行為,也是一項投資行為。對于家庭經濟條件良好的考生來說,讀大學或是一種培養興趣、豐富經歷、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的經歷,但對于家庭經濟狀況一般的貧寒農村考生來說,讀大學還要以就業為實際目標,還承載著“改變命運”、掌握一門賴以在這個社會上立足的“生存技能”的實際需求。
一個成熟、開放的社會應該給所有受教育者自由、多樣、靈活的選擇機制,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是平等的,選擇職業教育也可以成就美好的人生,而不應該被社會另眼相看。未來,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應該相互溝通,成才的道路越來越多元,職業教育也大有可為,職業院校應徹底打破“全日制”“學年制”“學籍管理”等制度上的藩籬和桎梏,學歷教育和技能培訓雙軌并重,向社會各類群體敞開大門,以一流的管理水平應對教育對象的多樣性。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道路 時代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