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職業院校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渤海早報記者從天津濱海新區教育體育委員會獲悉,天津自貿區成立以來,新區將逐步根據自貿區用工發展趨勢,調整職業教育服務產業布局,支持職業院校引進國際優質課程和國際職業資格認證,在人才緊缺區域新建職業院校,打造通曉國際標準和高超技術技能的專門人才。
同時,支持職業院校引進國(境)內外優質職業教育資源,與新加坡、德國、美國、加拿大等國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與合作,引進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國際優質課程和國際職業資格認證,讓新區的畢業生在自貿區擁有更高含金量。鼓勵職業院校教師互派、學生互換,學習國外先進辦學模式,探索職業院校到國(境)外辦學,使職業院校更加具備國際競爭力。
根據天津自貿區發展趨勢和特點,濱海新區將優化職業教育服務產業布局,加快培養現代服務業人才,培養面向物流、金融、高技術服務等領域的人才。在人才需求緊迫、人才供給不足的區域,新建職業院校或能夠承載職業培訓的場所,并聯合社會力量辦學,建立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試點院校。
借助天津自貿區發展機遇,新區將大力創新職業人才培養模式。以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為引領,構建具有新區特色的“2+2+2”人才培養模式,即以“校中廠”“廠中校”為主要載體,通過兩學期文化課程學習,兩學期技能鍛煉,兩學期頂崗實踐,利用“技能大師工作室”開展“現代學徒制”,實現工學結合,確保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同時,建立校企合作的課程開發體系,通過用人單位直接參與課程結構和內容的設計,依據企業真實的技術和裝備水平設計理論、技術和實訓課程,開發符合國際標準、企業需要、體現新區產業特點的區本和校本教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