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進入4月,蘭州市皋蘭縣什川鎮上車村村民魏至剛全家就忙碌起來了。依托什川百畝梨園,他家的農家樂開得紅紅火火,旺季平均每天接待游客200多人,年收入20多萬元。而在十幾年前,魏至剛家的主要收入來源還只是梨果,年收入不過2000元。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建成旅游示范村42個、旅游專業村447個、農家樂9115戶,帶動農民直接就業9.45萬人,當年鄉村旅游消費收入達46.5億元。無疑,旅游扶貧已成為我省精準扶貧的一種新樣式。
5月中旬,記者來到渭源縣天井峽景區,這里郁郁蔥蔥,流水潺潺,是夏日休閑避暑的好去處。
2008年,正是看中了家門口的這一片好山好水,一直從事苗木種植的峽口村村支書李文平在天井峽上峽口建起了集林業育苗基地、休閑旅游于一體的鄉野香旅游山莊。山莊建成后,很快就吸引了周邊的城里人過來休閑娛樂。
依托蘭州城郊的地理優勢和百畝梨園的生態資源,皋蘭縣什川鎮上車村成為我省最早發展農家樂的村子之一。如今,在規范化農家樂的示范帶動以及政府的積極引導下,開辦農家樂,發展鄉村游,已成為全村人的共識。
魏至剛是村上最早一批開農家樂的人之一。起初,游客來村里賞花,無處就餐,魏至剛被動地搞起了接待,嘗到甜頭的他開始擴大經營。2006年,魏至剛蓋起了總面積500多平方米的小洋樓,接待能力大大提高,滿足了青海、陜西等外地游客的住宿需求。
看到魏至剛辦農家樂發了家,村民們紛紛效仿,政府更是積極鼓勵。通過連續舉辦13屆梨花節,不斷擴大百畝梨園的影響力,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近兩年,上車村結合整村推進項目,對道路等旅游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通過貼息貸款、小額貸款等金融方式扶持村民擴大經營;通過古梨樹病蟲害防治項目,對旅游資源進行全面保護;通過培訓項目,提高了農家樂服務水平。現在,全村農家樂發展到80多家,其中,上規模的近30家。
今年,為調動村民積極性,村上挑選了6家有基礎的農戶,每戶補貼桌椅等農家樂基礎設施。有過多年幫廚經驗的陳清云就這樣開起了農家樂,僅梨花節開幕后的幾天,每天收入就有600多元。“沒想到生意這么好,還是要自己當老板哩。”陳清云高興地說。
如今,李文平的旅游山莊已名氣在外,蘭州、天水、西安等地的很多游客慕名自駕到這里度假。去年山莊接待游客超過10萬人次,毛收入260萬元。
富起來的不止李文平一家。山莊的紅火,也帶動了周邊村民的就業。山莊現有固定員工近30人,旺季時增加到50多人,他們均來自附近村子。34歲的鍬峪村村民吳喜娟就是其中一位,她早年在蘭州餐飲行業打工,后來回鄉結婚生子后就一直在家帶孩子,家中所有開銷全靠丈夫一人打工。自從吳喜娟被聘到山莊從事管理工作后,一年5萬元的收入讓全家生活大為改觀,家里還買了私家車。“現在這樣家門口就業讓我安心多了。”吳喜娟說。
不僅如此,周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也成了受益者。現在,有3家合作社和幾十家農戶向山莊專供牛羊肉和蔬菜。由于訂單穩定、收購價高,合作社和農戶都愿意與山莊合作。還有很多村民靠著給山莊交山野菜和野生松子,有了一份額外收入。
渭源縣旅游局副局長楊宏宇介紹,天井峽景區附近的峽口、年家寨等村的農戶以前從事藥材和苗木種植,人均收入較低,現在依靠旅游業的輻射帶動,群眾生活得到明顯改善。
上車村支書陶世偉向記者介紹,目前,上車村有旅游經營戶393戶,直接從業人員1000余人,2014年接待游客3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800萬元,農民人均旅游經營收入4640元,占總收入的74%。
十幾年間,從最初賞景、吃飯式的農家樂發展到如今集體驗、采摘、娛樂等于一體的“鄉村游”,旅游扶貧的方式越來越多元化。特別是近幾年,我省積極探索鄉村旅游扶貧開發新途徑,初步形成了景區輻射型、通道景觀型、城郊休閑型、農業觀光型、養生保健型等五種鄉村旅游扶貧模式,貧困鄉村脫貧步伐不斷加快,貧困農民持續增收,旅游扶貧的甘肅模式逐漸形成。
平涼崆峒鎮、天水麥積鎮、定西鳳翔鎮、慶陽太白鎮等地依托通道優勢,鄉村旅游發展得風生水起。
2014年,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涌現出了天水市秦州區玉泉鎮王家坪村等一批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以上、綜合收入1000萬元以上、從業農民年均收入1.2萬元以上的旅游示范村……旅游扶貧漸成氣候。
眼下,圍繞如何讓鄉村旅游更具吸引力,讓旅游扶貧發揮更大作用,各地都動作起來。渭源縣旅游局副局長楊宏宇介紹,針對目前鄉村游基礎設施不完善、特色不足等短板,正在建設中的渭河源大景區將規劃建設不同類型的示范型農家樂,深入挖掘當地文化特色,增加農耕文化展示和體驗項目。“這樣一來,既避免了農家樂的同質化,又能留住游客。”楊宏宇說。而皋蘭縣什川鎮上車村也計劃將傳統的“鐵芯子”“天把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到鄉村旅游中,形成特色旅游,吸引更多游客。
旅游扶貧的力度仍在持續加大。今年,我省將“加快貧困地區旅游資源開發,建設30個左右旅游扶貧試點村”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目前,37個旅游扶貧試點村大名單已出爐。省旅游局副局長火玉龍向記者介紹,對確定的旅游扶貧試點村,將加強規劃指導,采取特惠政策,開展整村推進,集中資金投入,集中支持實施一批基礎設施項目,興辦一批鄉村旅游項目,培育一批旅游扶貧龍頭企業,培訓一批村官和致富帶頭人,提升試點村發展旅游產業的硬件和軟件水平,進而增強貧困群眾的增收能力和發展旅游產業的技能。同時,還將通過創建旅游強縣、建設名鎮名村、開發精特產品和深化雙聯行動,持續推進旅游扶貧,不斷擴大旅游扶貧的覆蓋面,改善鄉村旅游基礎條件,形成特色旅游扶貧模式。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甘肅 農家樂 鄉村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