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的發布,如何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制造業人才隊伍成為熱點之問。2014年中,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之后,讓職業教育在教育系統和全社會再次引起了關注。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的重要講話更為職業教育吹來前所未有的東風。這一東風所帶來的反響,在日前于琶洲舉行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現場咨詢會上,廣州技工院校攤位吸引的眾多學生家長踴躍咨詢的情況就可見一斑。據介紹,連續三年,廣州技工院校的學位都是供不應求。
中國制造,更要中國智造,要脫離簡單的重復勞動,擺脫過往粗放的發展模式,廣州在技工教育上的先行先試為產業提供了人才,為職業教育提供了先行先試的模板,這將讓廣州在這一波經濟轉型、制造升級中獲得優勢,爭取先機。
政府的重視與社會的熱情都是事出有因,更是符合當今市場發展規律的。近年來,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基礎的珠三角進入了產業轉型的攻堅階段。產業要升級、技術要提升,企業的用工標準就不再是以往那種要求簡單的重復作業的工人,而是能夠掌握高新技術、適應日益變化技術應用的高級技能人才,讓這些人才主動為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做產業轉型的支持者和推動者。
企業需求增多,用工標準不斷提高,這就要求職業教育也需要在內涵上進行自我建設以滿足產業需要。一方面,技工院校要有與企業對接的意識。在政策助推下,學校需找到“提供企業對口的人才”這個結合點,為企業量身定制大批人才,激起企業對校企合作的興趣。通過與企業溝通,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通過與企業互動,將產業技術革新,融入學校培養學生的機制中。德國的職業教育一直在世界上走在前面,正是得益于“企業-學校”雙元制模式。
另一方面,職業教育要有比較,才有進步,在日新月異的世界產業領域也是如此,所以,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職業教育的國際化視野也尤為重要。德國的汽車技術到底為何如此先進?機器人技術目前前沿在哪里?3D打印技術哪國強?通過比較了解我們在職業教育中的行業差距,以及未來如何在技術培養中查缺補漏,對我們的職業教育發展至關重要。就像2013年,我國第一次參加被譽為“技能界奧林匹克”的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僅獲得優勝獎,2014年通過努力獲得了一枚銅牌。
而今年第三次出征世界技能大賽,更有6位來自廣州技工院校的學生代表參賽。這跟廣州對技工院校一直秉持著“大格局、高標準”的職業教育有很大關系。職業教育要長遠發展,不但要積極組織各級各類技能競賽,通過競賽帶動、促進和檢驗教學;更要走出去,參與世界級大賽,把世界級別的技能標準、評價標準和工業水平引到我們的課程當中,借以提升我們培養學生的能力。
在這方面,廣州有優秀模板。拿廣州市人社局直屬的22家技工院校來說,他們長期與18個工業園區、三千多家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從而根據產業定位在各個學校都建立了“校企雙制班”,以企業需求定制教育課程和教學計劃。學校的老師,既有來自企業的專業培訓師,更有考取了企業培訓師資格的老師,讓更熟悉企業理念和培養目標的老師參與到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讓學生的職業方向更加明確。尤其重要的是,有些企業已經把自己的技術培訓中心直接放在技工院校內,一旦行業內有重大技術更新,就可無縫對接地讓學生提早掌握,增加進入行業的籌碼。廣州市交通技術學院與寶馬合作的寶馬班,長期為珠三角的寶馬4S店培養的汽車專業人才就是其中最值得稱道的合作成果。
有了企業標準和世界視野,技工教育更需要提高社會認可度。一直以來,技工院校被認為是高校以外的備選項,實際上,這一刻板印象早就應該被前進中的世界經濟發展所拋棄了。
2014年的第六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上,就有一位參賽者從北京大學退學,轉學到北京工業技師學院,從眾人艷羨的高材生到普通的技校學生,從北大生命科學研究院人才儲備軍到高技能技術工人,這一例子恰恰說明了技工教育不再是備選,而是正選之一。一來,廣州的技工院校近年來就業率一直在96%以上,而企業的求人倍率也一直保持在三到四倍左右,學生的就業情況喜人。二來,優質就業也讓技工教育有了社會口碑。廣州技工院校的畢業生月薪在3500元左右,并不低于廣州的大學畢業生總體水平。就業率、薪酬的提升,促進著社會對技工教育的觀念改變,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可以想見,未來技工教育的畢業生面對的將是一條康莊大道。
延伸閱讀:
相關熱詞搜索:廣州 技工 產業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軌道運輸專業技術工人|甘肅軌道|甘肅技校|甘肅職校|甘肅培訓|蘭州地鐵|蘭州技校|蘭州職校|蘭州培訓|蘭州鐵道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甘肅地鐵專業|蘭州鐵路?軌道|蘭州鐵路乘務|蘭州軌道交通|蘭州乘務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專業學校|蘭州高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