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
近兩萬人回鄉找工作
今年,南陽生源大中專畢業生總數為5.79萬人,預計回南陽就業的近兩萬人,總量仍處于高位運行狀態,加上往年離校未就業的畢業生,就業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據市人社局有關人士分析,從往年崗位供給和就業流向看,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仍將是吸納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規模以上企業公開招聘、“三支一扶”計劃招募、公益性崗位安置等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有限。從宏觀經濟來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增速趨緩,進一步加大了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的難度。
【目標】
確保就業率在85%以上
市人社部門還將在強化政策落實、搭建服務平臺、提高服務質量、做好重點幫扶上下功夫,確保2015年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85%以上。
引導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吸納畢業生就業。重點辦好分層次分專業的專場招聘會及網絡招聘會,增強針對性,提高成功率。
加大創業資金扶持力度。我市將為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提供無償項目資金支持,落實大學生創業(開業)補貼政策,面向初次創業的畢業兩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或畢業學年高校畢業生發放大學生創業(開業)補貼;通過小額擔保貸款扶持,幫助有創業意愿和創業能力的畢業生實現創業,其中,高校畢業生最高貸款額度10萬元,合伙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最高貸款總額度50萬元,小微企業最高貸款額度400萬元,具體額度根據吸納對象個人貸款額度、人數及經營規模合理確定,原則上為人均5萬元~10萬元。
做好畢業生就業幫扶和援助。我市將把離校未就業畢業生作為就業指導、幫扶的重點,全部納入服務范圍,方便畢業生享受就業扶持政策和公共就業服務;對困難家庭的高校畢業生進行公益性安置(包括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殘疾人家庭等),期間可享受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
【對策】
“聘、引、考、創”助充分就業
我市積極完善“聘、引、考、創”就業途徑,將重點通過實施“三項計劃”(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 計劃)、強化“三項服務”(職業培訓、就業見習、實名登記)、開展“四大活動”(產業集聚區企業與高校畢業生崗位對接洽談、高校畢業生春夏秋三季網絡招聘月、民營企業招聘周、就業創業服務進校園),進一步拓寬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間的溝通對接渠道,增強服務保障能力,努力實現畢業生充分就業。
搭建供需交流平臺。市人社部門將通過定期舉辦周二、周五人才招聘會,建設“南陽市人才交流與畢業生就業網”,適時組織開展民營企業招聘周、產業集聚區企業對接洽談會、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就業服務周等專項活動,提高招聘求職成功率。
大力推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大學生自主創辦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的,我市將根據其項目吸納就業能力、科技含量、潛在經濟社會效益、市場前景等因素,分別給予兩萬元、5萬元、10萬元、15萬元的資金扶持。
積極開展就業幫扶。開展畢業生實名登記,建立離校未就業畢業生信息庫和“一對一”的幫扶工作機制,落實我省對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1000元的求職補貼政策。
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今年我省計劃招募800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三支一扶”志愿服務,我市申報的崗位需求共計60個,其中支教16個、支農12個、支醫17個、扶貧5個、就業和社會保障基層服務10個。從往年招募報名情況看,由于農、林、水、牧類專業高校畢業生人數較少,造成支農崗位報名人數相對不足,希望有參加“三支一扶”意向的高校畢業生踴躍報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